Page 26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4期
P. 26
理论建设
共享。如果城市管理者对大数据的认识不够深刻, 联网企业在城市应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
不善于运用大数据思维进行决策,很可能导致现有 少政府投资的压力,弥补政府在应急管理体系上
大数据平台只有“硬件”建设而没有“软件”支持, 的不足;二是需要政府加大购买互联网服务的力
数据陈旧缺失、有效管理缺乏,使许多大数据系统、 度,可以选择资金技术、市场规模较好的互联网企
智慧城市项目在突发性公共事件面前失灵。在信 业,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开发新的公共服务和
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管理者应更加重 市场化服务系统,扩展大数据服务的市场空间,为
视发挥数据在城市应急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 城市应急管理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服
对手机信令和互联网用户数据的深度挖掘,扩大和 务。
完善城市应急管理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提高数 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作用,全方位培养大
据分析处理能力,最终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大数据服 数据应用人才。在疫情之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市
务体系,将大数据治理思维贯穿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场化应用将迎来繁荣期和红利期。健全大数据服
全过程。推动城市应急管理大数据与人口、地理空 务网络,需要继续加大对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间等基础大数据融合,统筹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资 的投入,以免硬件更新落后于市场需求。数据是
源,保障应急管理数据资源的完整性与及时性,推 大数据服务的基础,面对日益庞大的数据规模,政
动建设统一开放的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增强应急 府需整合现有数据库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数据资
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推进城市级的数据 源,为今后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积累经验。要继续
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城市应急管理和综合治理能 推动 5G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其商用规模,增加
力。 移动基站覆盖范围,稳步提升移动网络带宽速率,
扩大城市应急管理参与主体,加大政府购买 加快数据传输速度。此外,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提
服务力度。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一些 升还需大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大数据人才。要
市场化平台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大数据服务系 制定系统的大数据培训计划,定期为政府管理者开
统,在疫情监测、人员追踪、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 展相关培训。对现有人才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
了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企业和机构为公众提供 大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通信等专业人才的引入力
了网络办公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外卖订餐平台等 度,通过与高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定
各种市场化的服务,满足居民足不出户居家隔离 向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提
的各类生活需求。目前政府主导的各类大数据中 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相关领
心、云 计 算 平 台 以 及 各 类 智 慧 城 市 服 务 平 台,大 域广纳海外人才,组建一支由海内外精英组成的一
多是靠各级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耗费巨大且维 流科技队伍。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合理控制
护运营的成本很高。面对日益市场化、社会化的 人才流动。只有同步推进人才建设与大数据建设,
大数据服务需求,建设完善的大数据服务体系,单 才能保障大数据系统对城市应急管理服务持续、有
靠政府部门是远远不够的,一是需要政府在应用 序的支持。
服务方面加强与大数据产业链上的市场主体的合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作,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激励互 责任编辑:高旭天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