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4期
P. 25
思想理论版 2020·04
的城市应急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大数据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城市应急管理科
必须创新治理理念,改变治理方式,实现现代科技 学化、精准化。大数据服务体系能够利用搜索比对、
手段与城市应急管理的深度融合。大数据时代下 图像识别、视频浓缩检索等技术快速排查和鉴别
的城市应急管理,是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 各类风险隐患信息,再通过构建相应模型,发现海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对公共事件的相关要素进行全 量数据中内在的联系与规律,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
面的数据采集,通过智能化模块进行数据整理与分 危机和风险,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提前预判和实时监
析,准确掌握事件的发展动向,进而做好对突发性 控,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制定应急决策,加快城
公共事件的预防、分析、处置、善后等,加强信息统 市应急管理的反应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带来
筹和各地协同作战,实现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科学治 的不良影响。此外,各类应急保障资源在防灾、减
理和精准施策的综合管理。 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物联
网、空间定位、移动互联等技术,可以使医疗设施调
二、大数据在城市突发性公共事件应 配、交通路线调节、物资需求保障等更加精准高效,
急管理体制中的应用 做到人尽其用、物畅其流、按需分配,实现城市应急
管理的精准施策。
大数据系统可为城市应急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 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增强互联互信,推动城市协
支持。大数据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海量的数据,这些 同治理。长期以来,各政府部门之间、各城市政府之
数据不仅来源于传统的人工信息采集,更多的是每 间存在难以打破的行政壁垒,衔接配合和信息共享
个终端用户在使用服务时形成的。视频、音频、图片、 不畅,大量有效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是城市应
文字、位置、设备使用记录等信息,都可以通过大数 急管理中最突出的短板。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时,
据系统转化为可用的数据。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首 更需要发挥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协调作用,增强互信
先发生在武汉这样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人 互认,加强多部门、多行业、多主体、跨区域的协同治
口的大规模流动使疫情以极快的速度从一个城市扩 理,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大数据技术的
散到全国,给疫情防控带来严峻的考验。不同于“非 普遍应用,对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理念提出了更高
典”疫情爆发的 2003 年,如今,人们可以通过大数 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要实现数据决策和数据治理,
据系统,对人口的空间和位置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追 就必须转变治理理念,通过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作出
踪,对每个潜在风险人员的行动轨迹实施监控,这为 科学决策,避免因信息接收不完整造成管理盲区与
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 片面决策。跨部门的协同治理,将为未来开启城市
数据支撑。大数据系统极大地拓宽了政府应急数据 间跨区域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
的收集渠道,每个社会成员都是数据的采集者、使用
者和受益者,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城市应急管 三、完善大数据服务体系,提高城市
理体系能更加快速、高效、准确、全面地获取各类公 应急管理能力
众信息,为后续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
础。 转变应急管理思维,进一步推动数据资源开放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