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1期
P. 35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 40 年 / 理论建设
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良种工程建设,提高个体产出水平和品质。建立牧草良
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提升畜产品加工 种繁育体系,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支持优质饲草料
转化能力,发挥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 种植与加工。着力培育和保护畜产品的品牌,让品牌为
用,加强畜牧业品牌创建,构建从牧场到餐桌的完整产 畜产品担保,通过品牌建设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实施内
业链条。加快实施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重点加 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程,优先在牛羊
强精深加工、质量品牌提升、技术集成、综合利用能力建 肉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自治区级“蒙”字号区域公用品
设。鼓励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支持企业加强畜产 牌。提升安全食品供给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应用物
品深加工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促进畜产品初加工、精 联网装备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推动畜牧业产业链延 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
伸。推进牧民以草场经营权、畜产品等入股龙头企业、 溯体系覆盖面,加强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监管,建立从
专业合作社,让牧民既能获得生产环节利润,又能获得 牧场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快无公害产
畜产品加工、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的利润,增强对牧民 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
增收的带动能力。实施“互联网 + 现代畜牧业”行动。 畜产品建设步伐。
扩大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加快电子商务、物联 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多种形
网、云计算、大数据、冷链物流等技术在畜牧业生产、流 式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在畜牧
通、销售中的应用,提高全产业链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发挥龙头企业产
积极开发畜牧业多种功能。着力打造体验型新业态,实 业组织优势,以“公司 + 牧民合作社 + 家庭牧场”“公
现畜牧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拓展。推进草原畜牧 司 + 家庭牧场”等形式,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强化
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
牧家乐、开心牧场等体验型新业态。充分利用草原生态、 市场竞争力,引领全产业链转型升级。鼓励发展多种
大漠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元素,推动休闲观光畜 形式的牧民合作组织,支持普通牧户、家庭牧场组建牧
牧业提质增效。 民合作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
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坚持农牧结合、草 合作。支持牧户发展联户经营,依法组建共同出资、共
畜配套,做优草原畜牧业,做强农区畜牧业。加快改变 创品牌、共同使用牧业机械、开展联合营销、共享利益
传统草原畜牧业粗放型发展方式,严格落实草畜平衡、 的联合社。积极培育家庭牧场。重点培育发展以家庭
禁牧休牧制度,走少养精养、减羊增牛、优质优价、加工增 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畜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
值、品牌带动的高端畜牧业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农区畜 业化、集约化生产的家庭牧场。引导牧户采取转包、出
牧业,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模式,提高标准化 租、转让等方式流转承包草场,解决承包草场细碎化问
规模养殖比重,实现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 题,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牧场。提高专业化管理和社
业融合发展。强化畜牧业科技创新驱动的支撑引领作 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性服务
用,引导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运营产业园,发展设 业,大力发展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业。积
施畜牧业、精准畜牧业、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带动新型畜 极推广既不改变牧户承包关系,又保证草场有人放牧
牧业经营主体和牧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组 的托管服务模式,鼓励大户和牧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
织化生产,推动畜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加强生 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建立健全畜产品产地营销体
产标准化管理。实施国家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 系,鼓励推广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城市社区设立
全、绿色导向,健全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销 鲜活畜产品直销网点。
全过程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实现内外标准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的统一,用标准、规划来引领畜产品的优质化。加强畜牧 责任编辑 : 康红波
2018 年第 11 期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