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4期
P. 16
特别关注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司法公信力,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 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科学设
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置中央和地方事权,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更好发
(三)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 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加强宏观事务管理,地
工作的制度,推动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方在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前提下管理好本地区事务,合
优化机构设置,完善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坚持眼睛 理设置和配置各层级机构及其职能。
向下、面向基层,将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更好 (一)确保集中统一领导。地方机构设置要保证有
适应基层和群众需要。促进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 效实施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省、市、县各级
机衔接,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担适合其承担的公共职 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
能,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更 市场统一的机构职能要基本对应,明确同中央对口的组
好发挥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 织机构,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纽带作用。 (二)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增强地方
(四)推进社会组织改革。按照共建共治共享要求, 治理能力,把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实施更为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便捷有效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下放给地方。除中央有明
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激发社会组织活 确规定外,允许地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允
力,克服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 许把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并入同上级机关对口的机构,
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由社会组织依法提供和管理。 在规定限额内确定机构数量、名称、排序等。
依法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监管,推动社会组织规范自 (三)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政
律,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权建设,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基层政
(五)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党政群所属事业单 权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调配必须面向人民群众、符合基
位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 层事务特点,不简单照搬上级机关设置模式。根据工作
的事业单位改革,理顺政事关系,实现政事分开,不再设 实际需要,整合基层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统筹
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加大从事经营活动事业单 机构编制资源,整合相关职能设立综合性机构,实行扁
位改革力度,推进事企分开。区分情况实施公益类事业 平化和网格化管理。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
单位改革,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理顺同 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人有权有物,保证基层事
主管部门的关系,逐步推进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破 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上级机关
除逐利机制;主要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优 要优化对基层的领导方式,既允许“一对多”,由一个基
化职能和人员结构,同机关统筹管理。全面加强事业单 层机构承接多个上级机构的任务;也允许“多对一”,由
位党的建设,完善事业单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基层不同机构向同一个上级机构请示汇报。明确政策标
(六)深化跨军地改革。按照军是军、警是警、民是 准和工作流程,加强督促检查,健全监督体系,规范基层
民原则,深化武警部队、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跨军地改革, 管理行为,确保权力不被滥用。推进直接服务民生的公
推进公安现役部队改革。军队办的幼儿园、企业、农场等 共事业部门改革,改进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可以交给地方办的,原则上交给地方办。完善党领导下 (四)规范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分级管理体制。理
统筹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工 顺和明确权责关系,属于中央事权、由中央负责的事项,
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 中央设立垂直机构实行规范管理,健全垂直管理机构和
革,健全军地协调机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一 地方协作配合机制。属于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需要地
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 方负责的事项,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加强指导、协调、监
构,协调各方面力量,更好为退役军人服务。 督。
六、合理设置地方机构 七、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
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从中央到 机构编制法定化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
14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