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4期
P. 53

思想理论版 2020·04



            族服饰艺术、长调艺术、祝颂词、
            冬季那达慕、哈布图哈撒尔祭祀、

            古如歌、阿拉坦敖包祭祀、潮尔
            道、蒙古族牛角弓制作技艺等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深入的
            田野调查。目前,内蒙古自治区

            已经形成覆盖全区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普查体系,摸索出非物质文

            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成功经验,为
            全区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了
            条件。

                为加强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
            术的展示、交流和宣传工作,除了

            在国家“文化遗产日”和自治区
           “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期间举办
            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宣传展示

            活动外,配合国家和自治区重要
            文化活动,自治区还积极组织、参

            与各种文化展示活动。如第六届
            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蒙古
            族服饰与长调民歌展演”、第十一

            届亚洲艺术节“薪传——中国少
            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和“全
                                                鄂尔多斯婚礼凝聚了蒙古民族礼仪风俗的精华,成为当代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
            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的一部蒙古民族风情画卷。
            巡演”内蒙古专场演出等活动。
                                                                馆已经渐成体系,形成了自治区级、盟市级、旗县级展
                                                                馆交相辉映的局面。如内蒙古博物院不仅有全面反映
                 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                                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各种实物、图片,还将呼麦这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蒙古族文物陈列展厅内表演。鄂
                为了保护、展示内蒙古各地、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                          尔多斯市东联集团投资兴建的“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
            遗产,内蒙古建立起一批博物馆。除了以实物、文字、
                                                                更是全面、生动地反映了内蒙古的民俗文化。
            图片、音像、视频等方式展示各地、各民族的非物质文
                                                                     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研究所通过举办漫瀚调艺术
            化遗产外,还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直接表演,增
                                                                培训班,提高现有漫瀚调传承人的演唱、演奏水平,并
            进游客对文化遗产的了解。目前,这些非物质文化展
                                                                结合传承环境建立了 6 个漫瀚调传习所,提升了漫瀚
                                                                                                              51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