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3期
P. 32

特别关注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增强内蒙古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                          增强内蒙古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
                                  党的认同                                    社会主义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唯一执政党是                        内蒙古的发展进步是中国特色民族政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的选择。内                     策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
                                  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                     题正确道路在内蒙古的伟大实践。实践充
                                  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发展和完善                     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团结奋斗,艰苦努力,经                    才能促进民族团结,才能保证内蒙古实现
                                  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各族人民生活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增强内蒙古各族人
                                  极大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今天的                     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要以中
                                  内蒙古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中国                     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内蒙古取得的伟大成就
                                  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                     为切入点,增强内蒙古各族人民对中国特
                                  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增强内                      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
                                  蒙古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要加                     自信。增强内蒙古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
                                  强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就是要让内蒙古各族
                                  的学习,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影响。特别                     人民充分认识到,中国走这条道路是历史
                                  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的必然,今天内蒙古所取得的成就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分不开,要正确对待这
                                  想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以共产党人的理
                                                                          条道路上的挑战和困难,增强共同团结奋
                                  想信念锻造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信仰;必
                文化具有              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深入推                     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心。增强内蒙古各
           更基础、更广                 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                     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
                                                                          是要让内蒙古各族人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
           泛、更深厚的影                坚强有力;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按
                                                                          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体系,要
           响力,文化是中                照综合协调、统筹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确
                                                                          创新话语形式,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入
           华民族的根和                 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推进,在全区形
                                                                          脑入心;同时,要结合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工
           魂,是各民族                 成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的良好氛
                                                                          作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特点,不断创新党
           团结的根和魂。                围;要大力培养、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的民族理论。增强内蒙古各族人民对中国
           文化认同作为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提高少数民族干
                                                                          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就是要让内蒙
           最深层次的认                 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古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同,一旦形成就                的能力,正确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确                     越性系统了解,从各族人民切身利益视角
           会对维系稳定                 处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能够将维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
           发挥至关重要                 护民族团结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发挥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
           作用,可以最大                少数民族干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打造一支                     的具体制度。特别是要完善民族区域自
           程度提高国家                 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高素质专业化民                      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的整体安全。                 族干部队伍;要结合内蒙古的实际,继续开                     把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用好用
                                  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工作,创新民族团结宣                     实,增进人民福祉,使内蒙古各族人民切
                                  传教育活动,综合运用现代媒体拓展活动范                     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围,丰富活动内容,改进活动方式,增强民族                    性。
                                  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讲透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责任编辑:康红波


           30  实践·思想理论版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