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10期
P. 30
特别关注 / 壮丽 70 年 奋斗新时代 · 发展成就篇
境。为此,乌海市坚持把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 的殷切嘱托,感恩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发扬吃苦耐劳、一
现代新兴产业统一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之中,积极推 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牢
进“科技提升转”“嫁接改造转”“增量注入转”“结构调 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
优转”“重组做强转”,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特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盟
色冶金产业为主导,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 80% 左右的财力用于民生领域,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
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经济 会保障、平安创建水平稳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格局,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安全感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高质量推进
“现代名城”鄂尔多斯,资源富集,煤炭、天然气探明 脱贫攻坚,贫困发生率由 2015 年的 3.72% 下降到 2018
储量达 2100 亿吨和 4.95 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 1/6 年的 0.63%。据统计,2018 年全盟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
和 1/3。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自治区的现代能源 支配收入达到 38299 元、15525 元,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
经济建设示范区,鄂尔多斯市的改革发展、经济转型尤 140 倍、110 倍,正在实现着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
为引人注目。 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黑金”是鄂尔多斯的骄傲,“一煤独大”也成为鄂尔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位于河套腹地的巴彦淖尔市
多斯经济的结构性痛点。在新世纪初,鄂尔多斯市就紧 具有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禀赋,并享有“北方粮仓”的
紧抓住国家能源工业战略转移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 美誉。
遇,实施了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举 作为农牧业大市,巴彦淖尔市坚持绿色兴农、品牌
措,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党 强农,把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
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现 工输出基地作为第一战略来推进,全力打响“天赋河
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嘱托,坚定不移地把 套”品牌,奋力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坚持发展
经济转型发展作为根本出路,摆脱传统思维定式和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农牧业发
模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质量效益提升。 展和农牧民增收双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5 个区
加快改变简单挖煤卖煤的粗放开发模式,积极推进煤矿 贫县全部摘帽,162 个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贫困行列。
技改、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全市煤炭产 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深入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
业现代化开采水平和集中度不断提升。积极调整优化 合整治三年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在共
能源结构,加快绿色多元的能源体系建设,坚持“煤电油 享理念引领下,全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有了
气风光”并举,多“源”格局助推鄂尔多斯能源经济从“一 长足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
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8 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
经济正在推动鄂尔多斯经济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 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0497 元和 17221 元,是 1978 年
可持续的方向跃进。 的 76 倍和 121 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 710.5
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 1376 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70 年初心如磐,70 年一心为民。新中国成立 70
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年来,全区各地民生持续改善,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市贫困面积大、贫困人
在 118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草原儿女意气风发、
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自治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全
斗志昂扬,满怀信心地向着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
市 11 个旗县市区中有 8 个国家级贫困旗县且全部为
锡林郭勒盟位于首都北京正北方,是习近平总书记 深度贫困旗县,2 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商都县、化德
考察内蒙古所到之地,也是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 县、兴和县被列入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
牧骑的诞生地。 片区。
站在草原望北京,草原儿女心向党。新中国成立 70 为了和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乌兰察布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牢记总书记 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
28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