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10期
P. 35

调研报告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绿色长城,积极探索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                           功能区制度,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在全区较早提出生态
            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擘画了美好蓝                           保护红线的构想并积极推动,目前已将 67.51% 的盟域
            图,为我们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面积划入保护范围,草原、森林、湿地、水域等重要生态资
                锡盟盟委、行署认真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习近平                         源区纳入红线管控,成为一条不可逾越的“高压线”。深

            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                           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全盟落实承包经营权面
            政府部署要求,把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                           积 2.65 亿亩,基本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完成锡林
            性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节                           浩特市、西乌旗、镶黄旗 3 个草牧场经营权流转服务平
            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立足地区实际,不断完                         台建设试点,扎实推进草牧场“三权分置”工作试点,截
            善制度机制,加大生态系统修复力度,生态保护建设实                           至 2018 年底共审核备案流转草场 1041 万亩,涉及牧户
            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特别是围绕深                          4670 户。多伦县建立全区首家集体林权资源金融化交
            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保护建设步入制度化法                           易平台,完成 220 万亩集体林明晰产权和承包到户改革,
            治化轨道,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40% 来自生态林业。
            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生态保护建设新路子。                               (三)加强修复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认真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退耕还林还草、重
                二、做法和成效
                                                               点区域绿化、小流域治理、草地修复、矿山治理等重点生
               (一)创新管理体制。2014 年盟委、行署将环保、农                      态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樟子松、沙地榆、灌木柳、水源涵养
            牧等部门的部分生态保护职能整合,在全区率先成立盟                           林、低质低效林改造、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六个百万
            生态保护委员会和旗县市区生态保护局,专门负责生态                           亩”基地,启动实施浑善达克 200 万亩规模化林场建设
            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征占用生态资源审                           工程,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十八大以来,全盟
            查。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从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中招聘                           投入各类建设资金 80.3 亿元,完成林业生态建设 484 万
            1000 名专职生态管护员,全盟生态执法和管护人员达到                        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169 平方公里,完成草原建设规
            2045 人,形成了四级草原生态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在今                        模 1448 万亩,2013 年—2018 年平均草原植被盖度为
            年的机构改革中,将原生态委的主要职能划归林业和草                           44.19%,较 2000—2010 年平均值提高 3.84 个百分点,
            原局,新成立生态环境局,建立起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7.54%,生态环境呈现出持续好转的
            责明确、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创新                          态势。多伦县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
            基层生态保护机构建设,在 71 个苏木乡镇全部设立草                         式,组建 55 个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注册造林企业 30
            原生态综合执法中队。阿巴嘎旗针对环境保护领域违法                           家,建设苗木基地 265 处,年均造林 17 万亩,全部使用
            行为侦查难、取证难、损害评估难、证据固定难等问题,成                         当地繁育苗木,平均每亩成本降低 15 元,造林绿化的规

            立全区首个生态检察局,开展专业化、系统化、前置化生                          模和速度在全国各旗县名列前茅。
            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得到自治区的充分肯定。                                 (四)强化执法监管。建立林业、生态、环保、水利、
               (二)完善制度机制。根据“1+6”生态文明改革举                        农牧等多部门协调联动综合执法机制,实行常态化执法
            措和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目标要求,按照源头预防、                           检查,强化对非法开垦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水资源保
            过程监控、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思路,制定实施关于加                          护、矿山环境、旅游景区的管理。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
            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                          红线”,健全用水控制指标、实时监控、考核评估体系,科
            设总体规划、征占用生态资源审查办法等 92 个政策性                         学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对 29 个水功能区和 17 个入河
            文件,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实现                           排污口实施检测,对 4 个重要水系 128 条河、58 个湖泊
            了草原生态保护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实施主体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工业园区、矿




                                                                                                   2019 年第 10 期  3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