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党教版01期改版PDF
P. 21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1



             安排部署,统筹抓好落实。                      生产、生态、旅游、休闲、科教为一体                医疗服务。三是加强农村牧区文化
                 第二,要充分发挥农牧民主体                 的农牧业产业经济,实现全产业链增                 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
             作用。我区总人口 2520.1 万,其中              值。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区草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
             978.1 万人生活在农村牧区。农牧民               民族特色和绿色农牧业等丰富资源,                 文明嘎查村创建活动,引导农牧民树
             既是农村牧区现代化的受益者,也是                  使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加快                  新风、破陋习、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科
             各项建设的主力军。要始终做到相                   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就业                 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信农牧民、依靠农牧民,发挥其主体                  增收的新型产业。                            第六,要总结吸取国内外农村现
             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农牧民的积极                     第四,要切实加大农村牧区基础                代化建设有益经验。要高度重视改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农牧民                  设施建设力度。财政支出要向农村                  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在推进农村现
             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运用农牧业                  牧区倾斜,确保投入只增不减。优化                 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功探索,如苏
             科技的力量,特别是用好物联网和新                  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村牧区垃圾无                 南模式等。同时,还应向国外成功
             的农牧业产业技术,提高农牧业的装                  害化处理。不断加强农村牧区信息                  典范学习和借鉴,如韩国的“新村运
             配能力和科技能力。要充分考虑农                   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化的信                 动”、日本的农村现代化建设、瑞典的
             牧民的关心关切和现实需求,把乡村                  息服务网络体系。大力实施互联网、                “农家人”合作社等。
             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兴边富民行                  广播电视网、电讯网进村入户计划,                   “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我
             动等紧密结合起来,让农村牧区现代                  着力提升农村牧区信息化水平。                   国最大的国情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
             化建设更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第五,要不断推进农村牧区社会                了现代化,中国才真正意义上走向了
                 第三,要有效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               事业建设。一是要增加投入,大力改                 现代化。我们必须顺应新时代新要
             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农牧业产                   善农村牧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                 求,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党的十九大
             业聚集和升级,带动农村牧区一二三                  村牧区义务教育质量。二是加强农                  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加工型农牧业                   村牧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                  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龙头企业向一、三产业拓展,发展集                  系建设,保障农牧民能够得到需要的                 设新局面。■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


                                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新要求




                                   文 | 包  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               国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                  流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                乡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生产发展、                 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加乡村振兴
             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内生动力;把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党                  裕,就是要让农民有稳定的生活收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对                 的十九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来源,生活水平有更大提高;把村容
             乡村振兴的集中论述,包括了经济、                 的时代特征出发,紧扣我国社会主要                  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就是把加强农
             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振兴,是                 矛盾变化,也提出二十字总要求。相                  村资源环境保护,维护好人与自然和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农村的                  比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把生产发展                  谐共生的关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
             具体体现。                            升级为产业兴旺,就是要引导更多的                  山银山”理念落实到乡村建设当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当时我               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                  把管理民主升级为治理有效,就是要
                                                                                                           1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