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6期
P. 52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姜 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
出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至关重要的,就
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和全面部署。这是中国特色社 是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结合
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表明我 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自觉做
们党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工作规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
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实实践者。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 潮。随着社会变革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发展,人们思
地位根本制度的主要任务 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随
之加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多元价值观念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意识形态领导 的难度也在加大。如何把握正确思想舆论导向,唱响主
权。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以马克思主 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强做大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对多样
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稳步提升,牢牢占据优 化社会思潮的统领和整合能力,不断增强时代感、吸引
势和主导地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 力、引领力、凝聚力,仍然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艰巨
胜利前进。但也要清醒看到,各种错误观点思潮对马 任务。
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还不同程度存在,在一些重 有效应对遏制打压我国发展壮大的舆论攻击、争
要节点和重要时期以新的形式集中发起挑战。还有 取主动权和话语权。随着我国发展壮大,日益走近世界
人渲染“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淡化论”“去意 舞台中央,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引领力
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等错误观点,不同程度地 进一步提高,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经验,中国
淡化或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和广
从根本制度上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和中 泛认同。但一些国家和势力不愿意看到我国崛起和强
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统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重大任 大,把我国发展壮大不视为机遇而认为是挑战,对我国
务。 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竭尽歪曲污蔑丑化之能事,不断挑
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力。坚 起各种事端制造对立对抗。对此,我们必须头脑清醒,
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必 保持战略定力,有力有效开展舆论斗争,充分掌握主动
须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坚持 权和话语权。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