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4期
P. 26

特稿









            布赫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卓越贡献



                       ——纪念布赫同志逝世一周年



               伏来旺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                   的一生。在 70 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不懈
                                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民                     追求真理,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对党
                                族工作领导人布赫同志,离开我们近一年了,                     和人民无限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
                                斯人已去音容在,风范长存昭后人。                         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中国的革命、
                                    布赫是我敬重的领导和良师。上世纪                     建设、改革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思

                                80 年代,他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期间,我                    想境界、坦荡襟怀、远见卓识和文化修养给我
                                在土默特右旗党委工作,因工作之缘,有幸                      们留下极其深刻的记忆。特别是他潜心研究
                                结识,尊为前辈。1999 年我到自治区党委工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
                                作后,常能听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一以贯之地坚持中

                                长布赫的教诲。布赫退出领导岗位回内蒙                       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祖国统
                                古考察参观时,我数次陪同,曾促膝长谈,深                     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及民族文化繁荣作出
                                受教益。2006 年,我的第一本诗集《思絮与                   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永载史册,为民族地区工
                                诗绪》出版,布赫亲为作序。我退休后组建                      作的各民族干部群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
                                了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得到了布赫的                      富。
                                热情指导。2016 年 5 月,我赴京向他汇报
                                                                             一、矢志不渝坚持党的民族理论
                                研究会工作并征询乌兰夫家乡的革命史实,
                                                                         与民族政策
                                九旬高龄的老人侃侃而谈两个多小时。我
                                们把老人家谈话进行了整理,经他亲自修改                          布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
                                后,发表在《敕勒川文化》刊物上。万万没有                     的长子,1926 年 3 月出生于今内蒙古土默特
                                想到的是,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会面,布赫                      左旗塔布赛村。“塔布”,蒙古语意为“五”,

                                于 2017 年 5 月 5 日在京逝世。                    村名源自清朝初年居住这里的布赫先祖和
                                    布赫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                   “走西口”来这里定居的四户汉族,当时共有


           24  实践·思想理论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