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4期
P. 29

特稿


            自治区文委党委代书记、主任。在此 12 年间,他积极工                        多年,著有《诗海纪行》《布赫诗集》。他的诗与时代同步,
            作,大胆创新,陆续创办了内蒙古民族剧团、京剧团、话剧                         为人民讴歌,即使在顶风雪、冒严寒、驱车救灾第一线的路

            团、杂技团;创办了内蒙古博物馆、图书馆、民族曲艺馆、                         上,汽车深陷雪坑的危险时刻,他都以苦为荣,写下“天寒
            群艺馆、说书馆、展览馆、乌兰恰特(红色剧场)、艺术学                         朔风烈,地冻雪似冰。路上行人绝,空中鸟无声”“积雪沉
            校、电影制片厂,使全区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                        沉封大地,晚霞淡淡抹天空。路途漫漫白日短,素娥频频
            影等各个领域异彩纷呈,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名家和                           照我行”等豪迈诗句。中国作家协会曾专门召开“布赫诗
            精品力作;与此同时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日趋丰富。特                           集研讨会”,称赞他的诗情真意切、恬怡清淡、朴实无华、蕴

            别值得称道的是,布赫直接领导组建了内蒙古乌兰牧骑                           味深长。布赫数十年习练书法,临池不断,以楷书为主,兼
           (蒙古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他回顾当年文工团,                          有隶草,出版有《布赫书法集》。其字体端庄、笔力遒劲、
            既是文艺宣传队,又是宣传群众的工作队,遇到敌情还                           章法和谐、韵味高雅。2016 年,布赫将他自创的 4000 余
            是战斗队,能歌舞,能宣传,能战斗,深受群众的欢迎和赞                         幅书法作品,捐赠给家乡内蒙古,珍藏在内蒙古博物院。
            誉。为传承这种优良的传统,布赫根据锡林郭勒盟苏尼                           布赫十分注重文学理论和文艺评论方面的研究,曾发表
            特右旗牧区和昭乌达盟(今赤峰市)翁牛特旗半农半牧                          《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文化要更好地为农牧民服

            区的文化生活实际,指导两地组建了适宜流动、装备轻                           务》《建设民族的新文化》等许多文学理论文章,著有《布
            便、队伍短小精悍、人员一专多能的小型文艺工作队,以                          赫文艺论文集》《文化工作漫谈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繁
            演出为主,兼做宣传、辅导、服务工作,定名为乌兰牧骑。                         荣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后来,我区通过推广这两个旗的经验,使乌兰牧骑在草
                                                                    三、忠诚履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法规
            原处处生根开花。1964 年,布赫率领乌兰牧骑到北京演
            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                              从 1993 年 3 月后,布赫连续担任第八届、第九届全
            切接见和高度称赞。1965 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                        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先后分工联系全国人大民族委
            布赫组织乌兰牧骑分 4 路到全国 27 个省市区巡回演出 ,                     员会和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工作。在此10年中,他常以“团
            受到普遍好评。布赫说:“总结乌兰牧骑的经验,归结到                          结同志,与人为善;遵纪守法,勤学苦干;与时俱进,志存
            一点,就是我们的文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高远;代代相传,理想必现”几句话与人大机关的同志们

            义服务的方向,深深扎根在群众中,植根于民族的土壤                           共勉。他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中,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和人民的心声”。改革开放后至                          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积
            今,全区乌兰牧骑发展到 75 支,队员 3000 多人,每年演                    极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1997 年 8 月,布赫
            出超过 7000 场次。大家普遍认为,乌兰牧骑的精神集                        在《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政策、经验及任务》
            中体现在植根基层,服务群众,值得全区各行各业共同                           一文中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

            学习。2017 年 11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第一                   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保障。他
            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称                           总结了 50 年来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六条基本
            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他们在新                           经验: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统一
            时代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永做草原上的“红                           与自治结合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建设;加速发
            色文艺轻骑兵”。                                           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坚持
                布赫的一生,笔耕不辍,他创作的《慰问袋》歌舞剧                        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出发。1998 年 3 月布

            和《乌力吉的生日》《送军粮》《王文焕》《海棠》等话剧,                        赫在《学习邓小平民族问题理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
            被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和内蒙古戏曲集。他坚持作诗 50                         会发展》一文中提出:要从国家长治久安、各民族兴旺发


                                                                                                   2018 年第 4 期  27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