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实践》立论版2018年6期
P. 35
守望相助新时代 团结奋斗再出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 / 理论建设
念,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密切党 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不为
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 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在追求崇高理想的
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 征程上书写新的“中国故事”。
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 在外部环境上,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
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反对腐败、建设廉洁 国际关系,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打造人类命运共同
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 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明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持“老虎”和“苍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统筹国内国际
蝇”一起打,做到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努力实现干部清 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
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平外交方针,提出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
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
在精神力量方面,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培育和 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 带一路”倡议,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坚决维护国
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三个自信”基础上,创造性 家核心利益,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新变革。习近平总书
地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他指出:“当今 记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推进了我国外交理论和实
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 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为坚持和发
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自信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了 在发展方向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使中国人民 方向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远大
富起来了、中华民族强起来了,创造了人类历史发展史 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
上的中国奇迹。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最终方向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社
续中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 会,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朝向共产主义迈进。中国特
作家设想的模版,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 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是党的
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人民历经千辛 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现
万苦探索出来的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坚定道 阶段的具体体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实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 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本质上是一致的,忘记最高理想而
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种自 只顾当下,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离
信,来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于中国 开现实目标而空谈最高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变成空想
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以社会 主义。
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自于以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最重要的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
代精神。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历史文化传统决 导。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定着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 5000 年绵 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融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 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深深根植 (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于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文化自信是对“中国 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员 )
特色”的最好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国人民 责任编辑:康红波
2018 年第 6 期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