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实践》立论版2018年6期
P. 39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 理论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话语体系思想研究
闫 安
话语体系是一定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时代精神 读和曲解,归纳起来无非一种是“中国崩溃论”,一种是
和文化传统的表达范式。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一时代的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自己先崩溃了,变成了一
话语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正确 个国际笑柄。“中国威胁论”虽然有了新的翻版,但却更
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的时代产物,是新时代中 加不得人心。2017 年 12 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炮制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建构话语体系的关键在于 了“锐实力”的概念诋毁中国。“锐实力”是最新版本“中
话语权的生成。话语权是引领时代变革发展的重要力 国威胁论”,由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首创,反映了西方顽
量,是客观存在的权力空间和竞争的重要内容,代表着一 固势力以意识形态划线,充满了偏见、歧视和敌视,本质
个国家发展道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对世界的影响力。 上这是“中国威胁论”的新版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 从国内看,当前仍存在种种错误思潮的话语陷阱问
和话语权”,这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必然选择。 题。比如,社会上仍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普世价
值”、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一些错
一、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
误思潮。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上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
出新要求
和理论宣传的内容空洞、苍白说教倾向,理论脱离实践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国 所谓“正统学术”研究倾向,脱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所谓
际社会不仅高度关注中国的成功秘诀,而且关注中国解 “解放思想”倾向。国内部分重点人不断突破马克思主
决问题的未来走向以及这种走向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在 义的“禁区”和“底线”,试图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关注和解读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对中国发展的误读和曲 这些错误思潮的危害性不容低估。
解。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英国时曾指出:“在当 摒弃国际国内“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是
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形势中,中国发展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历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的各种看法和评价众说纷 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纭,其中有‘唱多’,也有‘唱空’,还有‘唱衰’,有赞许、理 核心的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党
解、信心,也有困惑、疑虑、误解。”“冷战思维、阵营对抗 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已不符合时代要求。” 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
从国际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意识形态话语 思主义。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构建具有自
权作为维护其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始终坚持冷战思维 身特质的话语权体系,是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
和双重标准,通过话语权掌控意识形态主导权,对中国充 的关切和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迫切要求。“不
满了偏见、歧视和敌视,试图通过话语霸权构建并维系其 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摒弃国际国内
世界霸权。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误 “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
2018 年第 6 期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