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实践》立论版2018年6期
P. 40

理论建设 /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社会主义话语权,这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                               最后,体现中国话语权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体
            提供中国方案”的题中应有之义。                                    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整体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一是

                                                               整体建设水平不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阐
                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释当代中国的专家少,高质量成果少。习近平总书记在
            面临的问题
                                                               谈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时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                           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我们创造的伟大实践相比,中                           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有一些同志对马
            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与体现我                         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
            国大国地位、展示我国大国形象等新时代的新要求还不                           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
            匹配。国际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态势没有根本改                           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
            变,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还相对弱小,国际影响力、引导                          误的认识。”二是缺少在国内外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师。“我

            力不强,不能很好地体现我国的大国地位和展示我国的                           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
            大国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不断涌现的中                           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三是主体性、原创性、有
            国成功故事,都迫切需要中国声音。“世界那么大,问题                          特色的理论观点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以我国实
            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                          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

            国不能缺席”。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                           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
            会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                          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
                                                                    三、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
                                                               的“中国方案”
            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还不能充分表达                             当代中国呼唤能够体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新

            和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过 40 年的改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革开放,中国经济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和文化影响力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
            了历史性提升。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                           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
            全球减贫事业的主要贡献者。在过去 5 年,中国通过提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

            出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已成为参与全球治理、                          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维护贸易自由化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要贡献者。生动                           会主义话语权应该反映和表达哪些方面内容呢?习近
            实践必然要在理论上有所概括和反映。目前,中国的理                           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
            论研究、新闻宣传、文艺创作和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还                           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
            不能完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
            一些人仍然习惯于简单套用西方的范畴、理念和结论,                           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

            习惯用西方话语来解读我国丰富多彩的发展实践,削中                           书。”
            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                                         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反映、表



           38  实践·思想理论版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