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实践》立论版2018年7期
P. 25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理论建设


            城镇化发展规律,我区尚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总                          农村牧区生活的农牧民,本着自愿原则让他们退出宅基
            体上看,距离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即城镇化率达                          地,并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为他们在城市城镇买房、缴
            到 70%,还差 8 个百分点。按照现有的速度,农牧业人                       纳养老保险提供资金保障。应将退出的一部分宅基地逐

            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完成城镇化中期阶段,还要持                          步转为耕地,扩大农村土地规模,保证 18 亿耕地红线不
            续 10 年左右的时间。而这些农牧业转移人口实现完全                         被突破。
            市民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                               四是提升呼包鄂榆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东部
            来 10 年或者更长时期内城市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应                         新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呼包鄂榆城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                           群的发展,形成新优势。关键要加快呼包鄂一体化进程,
            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                          加强与榆林的联系,在生态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
            不充分发展入手,逐步解决不平衡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                          业协调优势互补上下功夫。特别是产业布局上要打破地

            的高质量发展。                                            区界线,避免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建立完善呼包鄂榆城
                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城镇                         市群合作机制,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
            化提供持续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城                           绿色化,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形成新的经济竞争优势,增
            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把实体经济                           强辐射带动效应。同时,我区地域狭长,西部地区很难辐
            做实做强做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尤其是                            射到东部地区。因此,要培育新增长极,带动东部发展,
            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高质量就业。                          进而实现东西部城镇化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东部赤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大                           通辽两市的一体化发展,形成新的“赤—通”增长极,进
            力发展智能企业、智能服务、智能经济,加快建设智慧城                          而带动东部整体发展。要把赤峰、通辽的高铁建设纳入
            市。                                                 未来交通发展规划中,形成赤峰通辽 1 小时城市圈。抓

                二是以教育、养老、住房为重点,提升公共服务供给                        住“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东部老工业基
            能力,加快转移人口市民化。合理规划布局教育用地,增                          地振兴等契机,利用两座城市交通比较发达、与北京和沈
            加学校数量,在新区建设中要配套建设学校,留足教育                           阳联系比较密切、具有教育文化方面的人才优势,加强两
            空间,加强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弱势学校的教学质                          大城市产业上的协作,扩大对外开放,将东部城市发展主
            量,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同时也要支持民办学校的发                           动融入到“一带一路”沿线、京津冀城市群、东北哈长城
            展,实现民办公办共同发展。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向                           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发展的大格局中,形成“一加一大于
            旗县和乡镇学校流动,提高旗县、乡镇中小学的教育质                           二”的经济优势,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

            量,缩小城市与县城在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加快推进居                           局。
            住证制度,将进城农牧民纳入到城市养老、医疗、住房保                              五是加快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缩小与大中城市的
            障体系。加强宣传,提高进城农牧民参加养老保障的意                           差距。 我区不仅以中小城市、小城镇为主,而且规模偏小,
            识。同时,增强企业责任意识和农村牧区进城务工人员                           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因此,要加快这些城市的建设和发
            的权益意识,与企业签订合法劳动合同,并促使企业及时                          展,集聚更多的人口,发挥集聚效益。要加大对小城市和
            给农牧民工缴纳各类保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                           旗县的财政支持,推进自治区直管县改革。尤其要切实
            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加强监督管理核查,完善退出机                          落实相关政策,让更多的财政资源惠及县城和重点小城
            制,改变只能进不能出的问题,逐步让无能力购买商品房                          镇,激发城镇发展活力,加快小城市和县城的发展,提高
            的转移进城的农牧民住上公租房,使他们住有所居。                            宜居性,实现农牧民就近就地城镇化。

                三是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形成与城镇化的互动。加                                             (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快农村土地改革,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对于长期不在                                                           责任编辑:康红波


                                                                                                   2018 年第 7 期  23





               G Q        QD  JOEE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