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1期
P. 51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 文化彩虹
强化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
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刘少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马 只有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把握习近平新
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意蕴和内涵。鉴
科学,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新形势下,我国 往知来,学术研究才能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深学笃
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哲学社会 行,学术成果才能言之有物、写之有魂。正如习近平
科学工作者应该更好地肩负起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 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只要我们善于聆
言献策的光荣使命。 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
首先,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读细研 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好党 的真理力量!”
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哲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把
学社会科学是思想的学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思想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付诸于实践的生动体现。“纸上得
者。哲学何所“思”,也即“思者何所为”。对学术研究本 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术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
身而言,博学与慎思,二者同等重要。“为学之道,必本于 工作,关键在创新、出路在创新、希望在创新,有原创性、
思。”思之深,方能学之用、释之透、看得远。“学”与“思” 独创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才有活力,才能升华。习近平
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是学术研究的正道。习近平总书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
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 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
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 求。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把握思想精髓,更新思想观念,
科学发展水平,还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 敏锐判断形势,掌握科学方法,不断在科研工作体制机制
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提 方面创新,在研究方式方法上创新,使研究成果更多地为
高政治站位,不但自己要深入学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 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
还要潜心研究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 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前,最重要 兴的中国梦服务。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上,要充分
的“学”与“思”,就是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 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在研究视角和观
精神,深入研究如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点上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树立强大的理论自信
义思想指导伟大实践。要以深读细研党的十九大精神 和文化自信。
为己任,肩负起学习和阐释的双重任务,要学原文、讲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牢牢立足于自治
话、释原义。这关系到如何对待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区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全
善于学习和运用也是科研工作者坚守马克思主义学风 面发展等重大课题深入分析研究。知行合一,推出一
的重要体现。 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
思想引领行动,理念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 究成果,结合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多出精品力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 作,真正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要
行动指南。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牢牢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智库建设和对策研
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究上有新业绩,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 贡献新力量。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个主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责任编辑:张 晶
2018 年第 1 期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