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1期
P. 37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 / 理论建设


            履行司法行政工作使命和责任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毕力夫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明确到 2035 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
                   政府、法治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标志着全
                   面依法治国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为推进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指明了前                          弘扬法治精神 , 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有法可依、公民知
            进的方向。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法治建设的一支重                            法守法的良好风尚。
            要力量,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                               二是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要突出群众
            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需求,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激励等方式,建立法治宣传产
            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                           品、法治文化产品的研发推广流程,打造出群众喜闻乐
            位,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公共法律                           见、大众化、通俗化的法治文化精品。扶持、孵化一批品

            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抓手,以司法行政改革为主线,把服                           牌化、专业化、公益性的普法社会组织,吸引社会化力量
            务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 把落实治本安全观作为首要                         支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以志愿者在社会各个层面
            任务 , 切实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 , 筑牢民生幸福的                       的发散效应,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
            根基 , 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                             三是改进普法工作运行机制。要坚持普治并举,不
            的法治保障。                                             搞空洞的宣讲,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把握新时期普法工作
                                                               的重点,根据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及时把法律送到基
                增强法治宣传实效性和针对性,筑牢依法治
                                                               层,真正做到“普法宣传到一线、普法成效在一线”。更
            国的基础性工程
                                                               加注重“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推动在执法中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明确
                                                               普法、在法律服务中普法,使普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
            到 2035 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到
                                                               性。要织造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网络,依托基层社会治理
            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                            网格,设立网格化普法信息员、联络员,切实把普法延伸
            展目标,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到基层每个角落,努力形成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相互补
                一是提升重点对象法律素质。更加注重“关键少                          充、多层次、全方位的普法格局,实现法治与群众生产生
            数”, 把普法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坚持
                                                               活的“零距离”。
            抓好领导干部学法考法述法,并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
                                                                   四是探索建立普法工作评估体系。要建立健全全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全                            方位、多层次的评估体系,以自我评估、群众评估和第三
            体党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大流动人口、外来
                                                               方评估机构为评估主体,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地调
            务工人员等难点群体、盲点区域的法治宣传教育 , 针                          研、自我反馈、定期回访为主要方式,对照法治宣传教育
            对群众法治需求诠释法理、宣传法治 , 传播法治思想 ,
                                                               量化指标,从活动数量、时间、成本、内容、方法、群众满意



                                                                                                   2018 年第 1 期  35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