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2期
P. 34
特别关注 / 草原儿女新答卷
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又一次升华,为我们步入新时代、迎 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
接新挑战、再创新辉煌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 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阐明深入践行守望相
首先,要深入认识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的创新价值。 助理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妥善处理好少数民族和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的深刻论 地区发展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只有扎扎实实解决好在民
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了重要创新突破。一是 族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
在认识上,把守望相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提 障建设得更加牢固。
升,即意味着不再把它作为一般的优秀传统文化,一般 其次,要深入理解守望相助理念的内涵及逻辑。关
的实践美德来看待,而是提升到中国当代实践必须遵循 于守望相助理念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考察
的指导思想高度来认识、来践行,实现了传统优秀文化 内蒙古重要讲话中,结合内蒙古实际进行了逐字的阐
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从实践上回答了如何 释。这一重要论述具有三个明确的指向。“守”,指明了
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的根本遵循,并深入地回答了为 内蒙古在国家大局中的重大使命和基本定位;“望”,指明
什么要这样践行的道理。把总书记的这一讲话及相关讲 了内蒙古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相助”,
话联系起来看,总书记首先阐明,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 指明了内蒙古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的保障和目标。还要看
念的本质在于加强各民族团结。这是因为民族团结是各 到,总书记关于守望相助理念的重要论述是一个具有内
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是形成和 在逻辑的有机整体。其中,“三个守好”是各族人民守望
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局面的基础和关键。阐明加强民 相助的根本前提;登高望远是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根本
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 路径;团结互助是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根本保障;“两个
区域自治制度是被实践证明适合中国国情、巩固各民族 共同”是守望相助的根本目的。只有全面辩证地把握其
大团结的基本制度,也是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上在处理多 内在联系,才能从整体性上深化对其精神实质的理解。
民族关系上最好国家的制度保障。为此,深入践行守望 第三,要着力践行守望相助的理念。自觉担当起内
相助理念,必须高举民族团结的大旗,全面贯彻党的民 蒙古改革发展稳定重任,把“守”的文章做足。一是搞好
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 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
实践根基越打越牢。阐明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 稳定屏障。我们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安全意识、忧患意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践 识,着力维护民族团结、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治理,切
行守望相助理念必须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结合起 实履行好维护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重大使命。二是坚
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 持绿色发展,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内蒙古建成我
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 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我区虽然取得了
活。阐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与培育和践行社会 历史性进步,但发展较多依赖资源开发,产业结构比较
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单一,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正确
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在方法上要适应时代新变化新要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发展与美
求,坚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 丽双赢。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增进人民福祉,共创美好生
中汲取营养,创新载体和方式,搞好网上和网下结合,以 活。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总体看,目前内蒙
此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 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尚未根本改变。如果不能妥善处
32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