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4期理论
P. 55
草原文化研究 / 文化彩虹
活故事,反映了草原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草原歌曲、影视 效力的顺利实现,必然要主动夯实微受众的“拉力”,这
作品、草原小说、诗歌舞蹈等都是生动的草原文艺作品。 是草原文化传播的内核驱动力。
最为朴实真挚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草原文艺饱含着草 (一)要培育微受众、微态度。受众接受草原文化的
原风情,是草原生活最真实的写照。要充分打造草原微 微态度有赖于受众需求的满足,正如费斯克所言,“任何
文艺,充分运用微视频、微音频等微形式传播草原文艺, 一种产品,它赢得的消费者越多,在文化工厂现有的流
满足受众微欣赏的心理需求,力求借助微技术讲好草原 程中被再生产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它得到的经济回馈也
故事,以文艺作品内在饱满的情感感染人、激励人、教育 就越高”。当前,人们的生活几乎无时不微、无处不微,微
人。 空间几乎占据了生活的主题,微空间中各种享乐、利己、
(二)打造草原微品牌。草原文化品牌的打造有赖于 功利的价值观念无孔不入,这就给微生活的受众们带来
草原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与利用。草原文化有着丰厚 了极大的价值迷茫,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这一境遇
的文化资源,主要表现为草原民族的部落文化、名人文 下急需代表诚信、豁达、开放、正义等价值观念的文化融
化、遗址文化、宗教文化、典籍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 入微空间,以满足受众需求。我们要以草原文化强劲的
战事文化、珍贵文物、艺术形式等。要打造草原文化品牌, 正能量对抗负能量信息,使受众在草原文化与异质文化
充分开发草原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使之实现文化成果 之间的“拉锯力”中辨别真善美,从而端正微生活的态
的现代化转换,并与微媒体、微技术有机融合,使草原品 度,以顽强的定力抵御微空间异质文化的侵袭,满足其
牌“打得出来”“传得出去”,提升草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需求。
和草原精神的影响力。 (二)引领受众微审美。受众审美力是其接受优秀
(三)设置草原文化微议题。草原文化的微创作与微 草原文化的重要元素。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微时
传播,不仅要求草原文艺触动人心,草原品牌吸引受众, 代的人们亦是伴随时代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在弘扬草
还必须善于把握和抓住特殊时机,如草原文化发展历史 原文化、讲好草原故事时必然要积极融合、兼容并蓄,使
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国家方针政策的时事热点等,从而 受众在发现美、欣赏美、传递美的过程中学会雅俗共赏。
巧妙地设置草原文化宣传的议题,使草原微文艺、草原 微媒体时代允许受众利用微软件、微介质实现零散时间
微品牌进入受众视野。如一些微媒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 整合性学习。因此,要实现草原文化传播效力,可充分引
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诚信为焦点,向受众传播诚 领受众的微审美,使受众在“审”与“赏”的过程中充分
信价值观。草原文化传播者可借助这一时机,以微视频、 感受草原景之美、情之真、理之切,从而得到精神的给养
微电影等形式呈现草原民族恪守信义、崇信重义的精神 和灵魂的升华。
品格,以微图片展示草原民族以诚感人、以诚待人的民 (三)激励受众微行为。态度与审美的确立最终要
族故事。这既有利于草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指向行为。激励受众微行为,就是草原文化传播队伍
有机融合,也可增强草原文化的传播效力。 要激励受众接受并主动传播草原文化。在微交往中,
受众往往会因为所发布信息被评论或点赞而感到高
三、 培育微受众,夯实草原文化传播的内核
兴,其实质源于自己的观点被关注和认同而产生的愉
驱动力
悦感和获得感。为此,激励草原文化受众微行为,可以
草原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成效关键在于传播受 通过微激励的方式对主动传播草原文化、弘扬草原精
众。传播者作为草原文化传播的外在驱动力,传播受众 神的受众给予点赞与转发,提升受众的成就感与愉悦
作为草原文化传播的内核驱动力,二者的作用是相互 感,并借此树立草原文化微传播的典型,使受众在友好
的。草原文化传播者将核心理念、民族品格、精神实质等 交际中传递与分享草原精神,逐渐扩展草原文化的传
借助微技术“推出去”。此时,微受众对这些核心精神的 播力和影响力。
接受度,自觉将其“拉进来”的行为,关系着作用力双方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力量传送的成败。要实现传播力之间这一“推”一“拉” 责任编辑:张 晶
2019 年第 4 期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