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4期理论
P. 54

文化彩虹 /    草原文化研究



            微语境下的草原文化传播




               张玄易











                微时代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提供了草                         育微语境下草原文化传播场域纵深拓展的思维方式,使
            原文化走出草原的空间领域。草原文化的对外传播要搭                           草原文化传播发展为从北方走向中原、从对内走向对外
            乘微时代发展的顺风车,树立微理念,着力微创作,培育                          传播,以微思维为指引,努力扩大草原文化的受众范围
            微受众,从而提升和扩展草原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与草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提高传播队伍微技术。微语境下要提升草原
                一、 树立微理念,提升草原文化传播队伍的
                                                               文化的传播力,应在整合草原文化传播队伍的基础上提
            微素质
                                                               高其借助微技术传播草原文化的能力。可以聘请精通
                微媒体、微技术是草原文化微传播的重要平台和技                         微媒体技术的技术人才对草原文化传播队伍进行培训,
            术支撑,草原文化传播应利用好技术优势带来的众多便                           培养他们在微媒体环境中传播草原文化的敏锐力,使之
            利,借助微传播实现草原文化载体的创新发展。                              掌握微空间中草原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走向。在坚持
               (一) 转换传播队伍的理念。 草原文化蕴含着“显性”                      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不断提升传播队伍的微媒体技术
            与“隐性”两个层面的传播内容。草地、牧场等物质形态                          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增强草原文化传播的力度,及时为
            的文化是“看得见”的草原文化内容,属于“显性”内容;                         微空间的受众送去正向价值,使之在微空间的交流互动
            而这些物质形态背后所承载着的精神实质是“看不见”                           中沐浴着正能量的春风,消除价值困惑。
            的草原文化内容,属于“隐性”内容。这就需要草原文化
                                                                    二、 着力微创作,打造草原文化传播的特色
            传播者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受众了解其“然”与“所以然”
                                                               微品牌
            的深层内涵。故此,草原文化传播者要转换传播理念,充
            分把握现实中以情移情的草原风光体验与以情述情的                                草原文化微创作是指借助微媒体、微技术创作草原
            草原文化微传播之间的深刻关系,以虚实结合的微理念                           文化作品,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微形式在微空间中
            引导草原文化的传播,从而发挥草原文化自身的传播优                           呈现和传播草原文化作品。当前,为了传播和弘扬草原
            势。                                                 文化,一方面要保存和传承草原文化的历史印记和核心
               (二)培育传播队伍微思维。传统草原文化的传播                          理念,避免其在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成为浮动的象征符
            与传承更多倾向于游牧方式等传统外放型传播方式。草                           号;另一方面要使草原精神融入现代文化元素,提升草
            原文化作为一种多元复合型的地域性文化,是多民族文                           原文化微传播力度。我们要充分利用微媒体的传播优
            化溶融共生而创新成长的文化,其与生俱来伴随着与其                           势,使草原文化入到“微”处、传往“宏”处,依靠草原文
            他文化和合共处的特点,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                           化的活力与生命力孕育形成强大的草原精神动力,打造
            统一体。微文化作为新兴的现代文化,实现与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特色微品牌。
            的有机融合,是当前草原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趋势。为                              (一)创作草原微文艺。草原文艺作品是草原文化
            此,草原文化传播队伍要顺势而为,实现思维的转换,培                          的独特呈现,生动反映了北方草原民族真实的生产、生


           52  实践·思想理论版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