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4期理论
P. 57

哲思漫笔 / 文化彩虹














                                         锤炼“笔力”之我见



                                                          杨宏杰


                 当下,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正在全国宣传                         文件等及时跟踪学习,认真消化吸收,才能跟上时代
             思想战线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已成为宣传思想干部提                           节奏,及时回答时代之问。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
             升综合能力的重要抓手。在推进该项工作中,我们须                           向,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衙斋卧听萧萧竹,
             认识到:“四力”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每                         疑是民间疾苦声”,只有贴近社会、贴近群众,对群众
             一部分都不可或缺,而脚力、眼力、脑力的提升,最终                          的诉求摸清吃透,才能最好地回答“我是谁,为了谁,
             都要通过扎实的笔力来体现。因此,对于宣传思想干                           依靠谁”的问题,才能在文章中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
             部而言,锤炼笔力显得尤为紧要,笔者借此文分享几                           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
             点愚见。                                                  如何锤炼笔力?首先,要注重积累、勤于学习。
                 为什么要锤炼笔力?《左传》有言:“大上有立                         既要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条令条例规定、上级指示要
             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                           求、岗位业务知识、单位实际情况等工作内容,也要广
             朽。”与立德、立功相比,笔录所悟,以文传世,或许                          泛涉猎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学科
             是许多读书人朴素的价值追求。作为宣传思想干                             知识,日积月累,大有裨益。其次,要有思想、有主张。
             部,经常锤炼笔力,既有助于完成岗位职责要求,也                           文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是否正确、
             有助于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但实际工作中,许多文                            是否鲜明、是否深刻。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个人
             稿逻辑不清、词不达意,纰漏百出、冗长乏味,还有                           思想,再怎么讲究遣词造句,都是多余之举。第三,要
             的生搬硬套,不接地气,闹出笑话。要想将党和国                            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总能
             家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准确地贯彻到人民群众中                            让人耳目一新,比如用“益智补脑”来比喻学习,用“缺
             去,迫切需要宣传思想干部练好笔下功夫。此外,                            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墙头草”“推
             当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一些                            拉门”来描述干部队伍中的好人主义。这些话语平
             有悖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和行为,常以很“巧妙”的                           实自然、通俗易懂,却起到了深入浅出、解疑释惑的效
             方式出现,极易对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形成“低级                            果。
             红”“高级黑”,需要广大宣传思想干部主动拿起笔                               有人说:“写作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是走向自
             来,积极发声,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                          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是组合素材、斟酌文
             雄,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                            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的确,锤
             识形态献智尽责。                                          炼笔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持之以 恒,久久
                 笔要落在何处?“文章合为时而著”,写文章要紧                        为功。练好“烂笔头”,其乐无穷。
             扣时代脉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方面,要围绕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党和国家当下工作重点,对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                                                              责任编辑:祁  敏




                                                                                                   2019 年第 4 期  55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