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理论10期
P. 46

调查研究



                 关于增强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调研







                                                              乔国卿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脱贫攻坚                            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扶贫产业。在项目实施中,贫

               的重要依托,是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保证,是其他扶                              困人口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公益性岗位安置、生态保
               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                              护补偿等方式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建设和保护
               之策。目前,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正常脱贫人口已                              红利。

               全部纳入产业精准扶贫,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                                  积极发展旅游扶贫产业。以生态观光游、休闲度
               产业就业扶持全覆盖,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资产收益                              假游为切入点,立足石哈河镇查石太大峡谷旅游资源

               分红全覆盖,有力提高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和自                              禀赋,在山旱区发展油菜花观光业,对种植油菜花的
               我发展能力,夯实了脱贫致富达小康的产业基础。                               贫困户每亩补贴 150 元,惠及贫困户 79 户。
                                                                        探索推进龙头企业带动帮扶。利用财政扶贫资

                    一、乌拉特中旗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                                金 3179 万元,与旗域内 4 家龙头企业、涉农涉牧专业
                                                                    合作社合作,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惠及 587 户 1141 名

                   全面推进传统养殖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短、平、                           贫困人口。
               快”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根据贫困户自身产业发展意

               愿和养殖习惯,安排财政扶贫资金 287.98 万元,帮扶                              二、全旗产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
               204 户贫困人口发展牛、马、猪、羊、鸡养殖业。据统计,                         困难和问题

               2018—2019 年 204 户贫困人口户均增收 3000 元左右。
                   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依托土地轮作试点项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一是利益联结不
               目,在石哈河镇打造“高塔儿梁”绿色有机食品品牌,                             够紧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多以流转贫困户

               推行莜麦、荞麦、旱地小麦等有机订单农业,涉及贫困                             土地、草场和临时用工为主,真正以入股二次分红和
               户 20 户,订单 1240 亩;完成温室大棚升级改造项目                        吸纳长期稳定务工就业的较少。二是接纳贫困人口

               72.5 亩,试点发展芦笋产业;投资 90 万元,建成黑猪                        务工意愿不强。有一定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大多文化
               养殖基地一处;发展杜泊羊、西门塔尔肉牛产业;在                              和技能较低,劳动效率不高,新型经营主体雇用贫困
               温更镇、呼勒斯太苏木、新忽热苏木实施二狼山白绒                              人口工作的意愿不强。三是履行扶贫责任不够到位。

               山羊产业基础建设项目,惠及贫困户 142 户。                              全旗新型经营主体大多数处于成长阶段,产业发展规
                   着重构筑生态扶贫产业。坚持保护生态与脱贫                             模小而散,经营方式粗放,普遍存在质量不高、项目分

               致富并重,实施 6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项目、12.8 万亩                         散的问题,缺少实力强、带动面广的主体。
               4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