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2020年理论版09期
P. 56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新时代民族精神培育与爱国主义教育
邹吉忠
迈入新时代,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键。在中国 5000 多年文明史中,古代各民族政权虽更
是凝聚中华民族磅礴之力的重大课题。高等学校应当 迭频仍,历经多次战乱、分裂,但依然归为一统,这主要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爱国主义教育贯 是由中华文化的共性所决定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无论
穿到国民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大力 哪一个民族建立政权,其统治者均以正统自居,都在维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 护着中华民族的统一,都在为建立一体的多民族国家贡
代新人。 献着力量。这种自觉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民族的
形成、融合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各民族共同
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发展。立足新时代的实践需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识,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凝聚了民族力
量,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对维护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 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具有关键作用。
团结的前提。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振奋民族精神、激发
族问题、宗教问题、文化冲突问题和发展问题不仅是全 民族自信的内在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
球热点问题,也是事关我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 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梦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 在新时代民族精神培育中发挥着振奋民族精神、坚定文
义国家,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 化自信、增进民族团结互信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特有
在。要实现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抵御各种不 的情感共鸣。近代以来,在外抗强权侵略、内求独立解
利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放的长期斗争中,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
识,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对伟大祖国 国人民的英勇抵抗精神以及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民族
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荣誉感, 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民族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孙中山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关 出“振兴中华”,到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