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2020年理论版09期
P. 60
党史纵横
机关节省公物的“边区经验”
林 宁
抗日战争中后期,党中央为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积 随着节约运动的推进,边区政府加大机关节省公物
蓄物资备战备荒,要求各抗日根据地的机关、部队、学校 的力度,视情降低部分日常公物的供给标准,力促机关工
三大系统深入开展生产运动,同时组织开展节约运动。 作人员养成节省公物的习惯。1944 年度边区政府大幅降
在机关节约运动中,节省公物成为重要内容。陕甘宁边 低了机关办公公物供给标准,对机关干部的纸张、笔、墨三
区作为党中央所在地、抗日根据地试验区和示范区,在抓 项公物每人每月的供给量就比 1943 年度减少了一半。
全边区机关节省公物方面积极探索,创造了“边区经验”。 制定标准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机关日常公物供给
标准执行的第一年,边区政府对边区一级机关单位的执
制定供给标准,把好节省第一关 行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发现了一些超标浪费问题,也
找到症结所在。《边府系统各单位 1943 年机关生产总
缩减公物供给是节省公物的第一关。从 1943 年到 结》写道:今年我们“只注意了煤炭、粮食节约,而对文
1945 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每年年初根据节省原则制定 具、纸张、灯油等办公用品都忽视了。七、八、九三个月,
下发年度机关日常公物供给标准。 如办公厅超支纸张 1914 张……这主要的由于领导方面
机关日常公物主要包括办公公物和伙食公物,办 的忽视,做供给工作的同志粗枝大叶……”
公公物细分为灯油、纸张、笔、墨等,伙食公物细分为粮 要解决领导把关不严问题,仅通过平常检查纠正
食、肉、菜、食盐、石炭、青油等,同时明确公物供给量标 是不够的。1945 年 1 月,边区政府完善供给预算审核
准和价格标准,用“双标准”扎紧节省公物的篱笆,防止 制度,一是要求各单位首长对该单位所提出之预算,应
巧立名目无端浪费。比如 1943 年度机关办公公物供给 负责慎重审核,提出该预算是否必需,及所需物品确实
量标准为:灯油,干部二人一灯,杂务人员四人一灯,春 数量之意见;二是要求各单位之主管供给机关负责该
冬两季每日每灯六钱,夏秋两季每日每灯三钱;纸张, 预算之第二次审核,审查该预算有无虚报多报或浪费情
每人每月九张;笔,干部每人每月一支,杂务人员每人 形。此举为机关各单位落实领导责任,把好公物开支预
每两月一支;墨,干部每人每月二钱,杂务人员每人每 算关,严格执行公物供给标准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月一钱。伙食公物供给量标准为:机关大灶每人每日
小米一斤三两(一斤等于十六两),每月肉三斤,每日菜 开展重点研究,推广节省经验
一斤、食盐五钱、石炭一斤四两、青油五钱。公物价格标
准明确以当地平均价格为准。 节省粮食既是全边区机关节省公物的紧迫任务,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