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实践理论版202105
P. 44
北疆智库
保存相关敏感信息,随意暴露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 三、农村牧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对
号等信息,这些都为躲在暗处的网络信息诈骗不法分 策建议
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要确保数字普惠金融的顺利发
展,首先必须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当前我国数字普 (一)提高目标客户群体的金融知识储备,促进农
惠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尚未健全,需要进一步完 牧户思维转变
善。 在公众平台上定期发布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最
(二)农村牧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督管理体系不 新政策和动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手机客户
健全 端等媒体渠道,以公益广告、动画等形式进行金融常
我国的金融监督管理,主要是针对银行、保险、 识的普及和反金融诈骗宣传教育。针对农村牧区低
证券等传统行业的分业监管。农村牧区数字普惠金 收入人群、残疾劳动者等特殊群体开展专项培训辅
融的业务具有综合性,一个平台可能涉及支付、借 导,引导用户根据自身实际承受能力以及投资需求
贷、保险、理财等多方面,同时数字化的网络连接也 进行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跨越了地域和行业,分业监管模式并不能很好适用。 (二)完善农村牧区数字普惠金融监管制度,提升
虽然目前在 P2P 借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等行 监管效能
业已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但针对农村牧区的数字普 目前,我国农村牧区金融服务实行分业监管模式,
惠金融监管体系还存在很多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各种业态的监管主体不同。根据《关于促进互联网金
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很多领域都出现了“无证 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支付由中国人民银行
上岗”的现象,一旦出现风险会很难控制,甚至可能 监管,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由证监会监管,网
波及整个金融领域。可见,更为完善、合理的监管政 络借贷、互联网信托、互联网金融消费则由银监会监管。
策和监管体系是保障数字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重中 要努力形成独立的农村牧区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主体,如
之重。 在金融监管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部
(三)农村牧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征信体系尚未完 门,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载体和渠道进行监管。
善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数字普惠金融征信体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已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 制机制
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市场化征信机构为辅的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征信活动越来越频繁,
多元化格局。但是,征信体系的范围有限,数据信息 数字普惠金融征信体制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亟待进
不能完全覆盖农村牧区,一些客户的信息无法查询。 一步提升。要完善征信体系数据标准,与公安部门
许多平台利用人力通过线下调查方式获取贷款农牧 和税务机关等多个部门机构实现信息共享。相关部
户的信用信息,提高了征信成本。近年来,国家大力 门应对征信行业进行有效的管理,针对数字普惠金
推进全国信息共享平台,依托信用中国网站的社会信 融征信体制多元化的特点实施监管,制定数据信息
息公示为 1.73 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这种信用档案的 管理标准,保证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和安全性。
覆盖面虽广,但仍存在信息不健全甚至缺失、管理粗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放、惩戒不严等情况。 责任编辑:高旭天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