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1期
P. 21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特别关注


                四、完善政策执行方式,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益确需调整的,严格履行调整程序,合理设定过渡期。(各
                                                               级各有关部门)搭建政银企信息对接平台,组织开展民
               (十八)加大涉企政策兑现监督力度。在涉企政策出
                                                               营企业与金融机构融资对接活动。(自治区地方金融监
            台后,对政策的执行效果开展督查或第三方评估。全面梳
                                                               管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农牧厅、工商联)以
            理国家和自治区已出台的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政策,逐项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契机,积
            摸清落实情况,列出未落实清单,限时整改落实。针对依
                                                               极创造民营企业参加境内外重大经贸洽谈活动机会,主
            法依规和依照国家政策作出的未兑现、兑现不到位的招
                                                               动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支持,做好项目信息、
            商引资承诺事项,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积极履行承诺,
                                                               办事指引、风险预警等综合服务。(自治区商务厅、发展
            限期整改销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
                                                               改革委、党委外事办)充分利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
               (十九)规范涉企检查执法。有关部门每年要向同
                                                               服务平台、移动客户端、服务热线等平台载体,做好涉企
            级政府报送涉及民营企业的工作检查计划,经政府批准
                                                               政策信息公开和发布。(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工业和信息
            后执行。没有上级明确要求的临时性工作检查一般不
                                                               化厅)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现企业
            得开展。民营企业可以拒绝未经政府批准的工作检查。
                                                               投资项目审批由行政服务中心一窗受理,推行职能部门
            整合执法内容相似、执法方式相同的检查。规范执法自
                                                               代跑、环评能评安评等审批中间环节由职能部门代办制
            由裁量权,政策执行严禁“一刀切”。依法查处滥用行政
                                                               度。(各级各有关部门)统战部门、工商联、企业家协会及
            权力干涉企业正常经营的行为,除法律法规规定外,不
                                                               行业商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组织企业家座谈
            得随意对企业采取停电、停气等措施,杜绝因同行业单
                                                               和走访,主动反映和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自治区
            个企业有环保、安全等问题全行业全部关停整改的简单
                                                               党委统战部、工商联)
            执法行为。(各级各有关部门)
                                                                  (二十二)加强正向激励。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发展
                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政务服务                            大会,及时研究制定、改进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开展优秀
                                                               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自治区发
               (二十)建立健全诉求反映解决机制。实行自治区、
                                                               展改革委、工商联)将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有关
            盟市、旗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干部定点
                                                               工作列入全区年度宣传工作计划,在主流媒体开设专
            联系民营企业、商会组织工作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版、专题和专栏进行宣传报道。(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
            民营企业座谈会,加强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和诉求,为企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提名时,按照有关规定积极推
            业排忧解难。(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设立为民营企业专                           荐优秀民营企业家。(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统战部)
            门服务的工作机构和服务平台,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诉                              (二十三)强化考核监督。健全民营经济统计监测
            求,助推企业加快创新发展。(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                          体系和定期发布制度。(自治区统计局)定期开展营商
            和信息化厅、工商联、党委编办)加大涉企违规违纪问题                          环境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
            处理力度,对涉及官商勾结、为官不为、吃拿卡要等问题                          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政务服务局)
            线索的实名举报要优先办理、百分之百核查、精准追责,                          聘请民营企业家作为监督专员对政策落实及涉企服务
            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加大网络                           情况进行评议。(自治区工商联、发展改革委)根据评议
            监管力度,依法严惩诽谤企业家行为。(自治区党委网信                          结果对相关政策落实不力的盟市、旗县(市、区)和部门
            办、党委政法委)选取部分重点产业园区和骨干企业建                           予以通报,对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的严肃问
            立“一对一”帮扶和“点对点”服务的企业首席服务官制                          责。(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
            度。(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六、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增强企业
               (二十一)完善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
                                                               家安全感
            策制定制度,凡是政府制定的涉企政策都要征求企业家
            代表意见。保持涉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基于公共利                              (二十四)清偿政府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的账



                                                                                                   2019 年第 1 期  1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