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实践》立论版2018年6期
P. 53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 文化彩虹
化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更具吸引力 (四)进一步拓宽对俄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内
和魅力。为此,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对草原文化的研究,深 蒙古作为国家联通蒙俄、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应将对
入挖掘草原文化内涵,研究解决草原文化学科建设的重 蒙、对俄人文交流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继续加强与
点、难点问题,完善草原文化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不 深化同蒙古国各个领域交流的同时,也要不断拓展对俄
断提炼草原文化的精华,打造草原文化品牌,加快推进 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边境
草原文化产业化发展。在已有文化品牌如无伴奏合唱、 口岸城市的地理优势,以点带面,以边境城市带动其他
安达组合、蒙派杂技等基础上,继续挖掘具有民族特色 城市,实现边境与内地城市对俄文化交流同步发展;另
的文艺项目,加以指导使其发展成为新的品牌;此外还 一方面要进一步丰富对俄文化交流的内容,在现有文化
应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博会展的 交流基础上,加强内蒙古与俄罗斯在智库、教育、科技、医
产业化发展,以产业带动交流,使内蒙古更多优秀的民 疗卫生、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搭建如博览
族文化能够“走出去”。 会、论坛、学术会议等平台,拓宽对俄文化交流的内容和
(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民间主体。文化交流只 渠道。
有让民众成为主体,才能富有活力、持续发展。内蒙古在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与蒙古国研
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应注重让民众成为交流对话的主 究所)
体,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的交流平台,扩大文化交流的广 责任编辑:张 晶
度和深度,实现“民间先行”“以民补官”“以民促官”的
编后语
目的。一要打破文化交流活动参与者的领域界限,吸引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
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实现文化交流主体范
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
围从政界到普通民众的转变;二要充分利用沿边地区地 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倡议。
理优势,制定多元化优惠政策,促进边境人民往来,发挥 这一倡议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旨在与沿线国家共
友好关系的辐射效应,带动内地人民的热情;三要注重 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
发挥民间团体的作用,鼓励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层 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
次较高的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组织或承办有关对外文化 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建设美好世
交流的国际性会议及其他有关活动,特别是经济、教育、 界铺就了一条欣欣向荣的坦荡通途。倡议提出以来,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与广泛赞许。延续 2000
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多年的古老丝路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
(三)加强蒙古语、俄语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蒙古 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宣示
语、俄语人才缺乏问题,内蒙古应充分发挥已有蒙古语、 走进人心。
2014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俄蒙三国元
俄语的比较优势,加强蒙古语、俄语人才的培养,为做好
首会晤时说,中方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对蒙、对俄文化交流储备语言人才。为此,一要充分发挥 获得俄方和蒙方积极响应,可以把丝绸之路经济带
内蒙古高等院校和职业学院在蒙古语和俄语教学方面 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
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
的主渠道优势,培养精通蒙古语、俄语的专业语言型人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部分,为“一带一路”倡
才;二要在高校实行蒙古语、俄语 +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 议提供了物质依托和民意基础。三国发挥各自优势,
式,优化课程设置,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其他专业知 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加深了民众间的相互了解,
识,培养实用型蒙古语、俄语人才;三要加强与蒙俄高校 实现了互惠互利和民心相通。“草原文化,与世界共
享”。我们要全面提升中蒙俄三国合作水平,共创丝
的沟通交流,可以通过联合办学、互派教师及学生等方
绸之路新辉煌,为增进沿线人民福祉、推动沿线国
式,通过融入当地语言环境,加强对相互文化的感受和 家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新的更大
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语言沟通能力。 的贡献。
2018 年第 6 期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