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实践》立论版2018年6期
P. 58

文化彩虹 /    文化长廊


                       赤峰红山文化:中华大地的文明曙光



                                                            华  兴


                赤峰市红山区东北                                                                   了迅速发展。考古工
            隅,英金河东岸,一座赭                                                                    作者在西辽河流域进
            红色的山峦突兀而起,奇                                                                    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
            峰陡峭,异石嶙峋,山体                                                                    对以红山后为代表的
            灿若丹霞,在清澈的英金                                                                    赤峰第一期文化的分
            河水衬托下,宛如晶莹剔                                                                    布范围、内涵、年代等
            透的红玛瑙,楚楚动人。                                                                    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
            每当夕阳西下,残阳斜射                                                                    肯定了这一文化是独
            赤壁,苍松翠柏间仿佛烈                                                                    具特征的新石器文化。
            焰冲霞,气势如虹,巍巍                                                                    1954 年,著 名 考 古 学
            壮观。这就是红山,山脚                                                                    家、历史学家尹达先生
            下的城市也因而得名“赤                                                                    发表了《关于赤峰红山
            峰”。                                                                            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为什么万山丛中一点红?地质学家为我们揭开了                          一文,正式将其命名为红山文化。
            红山之谜:在远古地质年代的造山运动中,赤峰地区                                赤峰红山文化遗址是中国长城以北重要的远古遗
            形成了大量的花岗岩山体,主要由钾长石、石英、黑云                           存。这一发现让人们首次认识到塞外西辽河流域的赤
            母等矿物质构成,一般的花岗岩中钾长石的含量约为                            峰,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有一支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活动
            44% 左右,而红山的花岗岩中钾长石含量高达 55%,                        的远古先民,他们创造了辉煌的彩陶文化和高超的制玉
            造物主的慷慨,大自然的神奇,把红山妆扮得火样撩                            工艺。
            人。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的发达文明,是
                红山容颜独特,天生丽质,吸引众多慕名之人纷至                         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其内涵十分丰富。红山
            沓来。人们不仅观赏红山奇异的自然景观,更品味红山                           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饰以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
            所代表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早在 20 世纪初,就有                         线纹,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其中,红陶黑彩
            中外学者来到边塞小城赤峰,对红山及其周围地区进行                           最为常见,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当时已出现结
            了考察。                                               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
                最早在赤峰进行考古调查的是日本人鸟居龙藏博                          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
            士,从 1906 年开始的三年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赤峰。                           玉器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
            1914 年,鸟居龙藏发表了《东蒙的原始居民》一文,第一                       韵,具备了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特点。到目前为止,
            次向世界传递了赤峰大地的远古文明信息,随后有更多                           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赤峰红
            的东西方学者们接踵而至。1930 年,梁启超之子、著名                        山的大型碧玉 C 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须发飘举,
            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克服战乱、                           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华第一
            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从东北经通辽、天山、林西、经棚来                         龙”。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玉龙的问世,
            到赤峰,一路上采集了许多标本,并对英金河两岸、特别                          将中华古文明向前推进了 1000 年。
            是红山前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1934 年发表了《热河查                            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使红山这座自然奇观
            不干庙林西双井赤峰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                            又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历史内涵,成为赤峰的骄傲与自
            陶片》的调查报告。至此,秀美的红山以深远的历史文                           豪。
            化底蕴为世界所瞩目。新中国成立后,文物考古事业有                                                          责任编辑:张  晶


           56  实践·思想理论版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