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实践》立论版2018年6期
P. 52
文化彩虹 /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成的内蒙古艺术团一行,赴俄罗斯开展“欢乐春节”演出 开展学术交流与智库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契机。2015 年
活动。2014 年 10 月,“俄罗斯·中国内蒙古文化周”在 9 月在乌兰巴托举行了中蒙俄智库合作联盟成立暨首届
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兹克州举办,期间举办 三方智库国际论坛,中蒙俄 30 多家机构参加了此次智
了包括文化、艺术、教育、媒体、卫生等领域的近 50 项活 库合作联盟,在中蒙俄三方智库及学术交流方面迈出了
动。除现有活动外,自治区还积极谋划与蒙俄开展“文 重要的步伐。智库论坛每年举办一届,来自中蒙俄三方
化那达慕”“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内蒙古文化周”等活动, 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学术演讲与讨论,为推动
为双方文化交流开发新的合作平台。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建言献策。
(三)积极开展多领域文化交流。教育合作不断深 鉴于传媒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影响方面表现出来的
化。根据 2005 年中蒙签署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计划》, 控制力和影响力,内蒙古也积极加强与蒙俄两国在传
中国每年接收 100 名蒙古国大学生到内蒙古自治区留 媒领域的合作。中蒙新闻论坛自 2010 年创办以来,到
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2014 年习近平主席访蒙又 2017 年已连续举办 7 届,合作层次和规模逐步扩大,逐
提出今后 5 年中方将向蒙方提供 1000 个培训名额,增 步形成了多层次跨领域多角度的合作交流机制,成为增
加 1000 个中国政府全额奖学金名额。蒙古国现在每年 进两国友谊、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随着
有约 8000 名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来自蒙古国的留学生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也为三方传媒合作带来
是内蒙古留学生的主要群体,占自治区留学生总人数的 了新机遇,中蒙俄将共同制作 30 集纪录片《茶路》,内蒙
73%。内蒙古与俄罗斯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突破, 古广播电视台参与制作;此外,内蒙古电影集团将与俄
在 2014 年举办的“俄罗斯·中国内蒙古文化周”上,6 罗斯及蒙古国电影制作单位共同拍摄 3 部电影并发起
所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与俄罗斯相关高校就合作办学、学 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影视联盟。
生互换、年轻教师培养、科研学术合作等达成了合作意 旅游业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蒙古国和
向。 俄罗斯一直以来都是我区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国。内蒙
学术交流不断推进。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在学 古与俄罗斯每年举办一次边境旅游协调会议,就双方边
术层面的交流和互动主要以蒙古学为中心,围绕蒙古语 境旅游事宜进行交流和磋商。为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
言、历史、文学、文化等内容,以学术会议、学者互访、田野 建设,促进中国与蒙俄旅游合作,2016 年 7 月在呼和浩
调查等形式开展。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牵头主办的中 特召开了首届三国旅游部长会议。
国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国内首个国字头蒙古学国 中蒙两国在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合作申
际学术会议,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来自世界各地的蒙 遗方面均有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2015 年由内蒙古
古学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研讨,成为中国蒙古学国际学 文物考古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学会共同举办的“中蒙联
术交流的重要平台。除蒙古学外,历史、文化也是中蒙俄 合考古十年成果展”和“草原游牧民族与丝绸之路”国
三国共同关注的学术议题。已举办多届的“中国北方及 际学术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回顾了中蒙合作考古的
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成果,并达成了今后继续合作的意向。
由内蒙古博物院主办,中蒙俄三国轮流举办,旨在推进
三、多措并举促进内蒙古与蒙俄文化交流,
中国北方及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的考古及历史
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研究。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一些科研单位及高校也同蒙
古国、俄罗斯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互派留学生、互派 (一)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教师、科研合作、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等形式建立了比较 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发
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随着“中蒙 扬和传承草原文化不仅是内蒙古文化创新的坚实基础,
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三国联系日益密切,也为三国 也是内蒙古建设文化强区的内在要求,只有增强自身文
50 实践·思想理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