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理论版12期 印刷版 PDF
P. 46
学习体会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全国先后有 297 万青年积极参加志愿军。1960 年,37 有本领过硬才能在自己这一棒跑出好成绩。一方面,要 伟大复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认同
岁的王进喜和工友们打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1962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坚持用习近
年,年仅 22 岁的雷锋因公殉职;1964 年,42 岁的焦裕禄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在兰考县委书记的岗位上病逝;1972 年,42 岁的屠呦呦 另一方面,要强化专业技能,形成专业思维,提升专业素 邹广文
成功提取青蒿素;1973 年,43 岁的袁隆平带领团队成功 养,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这些青年英雄模范,是那个火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青年要锤炼品德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征程。回首百年沧桑, 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
时代广大青年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成为激励一代代 修为。自尊自信、奋斗不止、努力向上等中华民族传统 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实践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 运动。”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明确地指出:“人民,只有人
青年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美德,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高尚品格,社会主义核心 大复兴这一主题展开的。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更 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正是从人民立场出发,
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 价值观囊括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导向, 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与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中国革命才唤起了最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能够团结起
拓奋进、锐意创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号召 都是需要青年一代学习、传承和发扬的。青年应全面 紧密相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仅仅有经济的强盛, 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
下,广大城乡青年怀着敢闯敢试的火热激情和求真务实 提升自己的品德修为,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前途 不能称其为强盛,民族的复兴必定伴随着文化的发展繁 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1944 年 9
的科学精神,积极参与、支持、拥护改革,成为社会发展 命运中,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和 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不可逆转,同样有赖于坚 月 8 日,在为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同
变革中最积极的力量。在全国各地,一大批青年干部走 使命。 实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表明,一个 志以《为人民服务》为题作了一次著名演讲,第一次从
上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岗位,一大批城乡青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青年要勇于开拓 民族如果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则难以自立自强。同样, 理论上深刻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这篇演讲中,
年成为创业致富的典型。在抗击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救 进取。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 一项伟大事业如果没有文化价值信仰的支撑,更是难以 毛泽东同志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
援、举办北京奥运会等重要关头,中国青年都展现了应 体,应始终保持和发扬勇立潮头的浩气、超越前人的勇 长久。 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
有的时代担当,交出了让祖国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气、与时俱进的朝气,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 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信自强、斗志 锋。不论身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精益求精、 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为人民服务” 的。”后来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昂扬。进入新时代,以 80 后、90 后为主的新一代青年 锐意进取,争当一流人才、争创不凡业绩。 的根本宗旨,获得了广泛的文化认同,形 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深深地影响了一
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条战线、各项事业中。在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青年要矢志艰苦 成了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
贫攻坚战中,全国各地累计派出的 300 多万名第一书记 奋斗。要深刻认识到,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 在文化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人力求创制一种面
和驻村干部大多是青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 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水深火热 向人民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
有 5.2 万支青年突击队、111.8 万余名共青团员奋战在 思想永远不能丢。要敢吃苦、肯吃苦、能吃苦,到基层 的苦难岁月,一开始就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
一线。在科技战线,北斗导航团队平均年龄 35 岁,嫦娥 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要时刻警醒自 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一般来说,文 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革命的文
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 33 岁,国产大飞机前期测试团 己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 化价值观体现的是文化的最核心层次,无论是革命战争 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因
队的平均年龄仅 30 岁。“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一响 情趣。 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都是中国共产党人 此应该为全中华民族 90% 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
亮口号,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不变的文化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 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毛泽东同志在其著名的《在延安
诺,传递着广大青年源自火热实践的自信与笃定。 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 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强调文艺要为工农
在肩,更应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兵服务,号召文艺工作者要把立足点转移到工农兵群众
三、青年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 化国家新征程,在祖国大地上写下无愧于时代、历史和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中来。毫无疑问,这一价值导向对于新中国尤其是改革
上继续勇挑重担 人民的青春答卷! 观点。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而 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增
(作者单位:通辽市委党校;内蒙古师范大学) 正确的思想理论,一开始就深深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 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赛,青年人只 责任编辑:高旭天 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无产阶级 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社会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