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2期
P. 42
学习体会
转变为试图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功能,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但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 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
这一基本矛盾之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能否摆脱 决定力量,“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马克思主义义
幕后金融寡头的“垂帘听政”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无反顾站在人民的立场探索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之
也就是说,西方世界难以演进出构建社会关系合理化 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
的公益型政府,从而摆脱丛林法则下的生存哲学实现 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对美好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资本主义的宿命。 生活和生命尊严的追求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量,也是
然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却使这两只手完美地握 社会主义制度所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仍将长期处
在了一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政府与市场关系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是建设中
的形成具有客观性,认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随社会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
的变化而变化。早在 1979 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 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
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四 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
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发展社会生产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和 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均富、共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富思想,而是消除两极分化,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 的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不能完全解
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 决分配不公问题,但必须从制度上防止两极分化。
结合”这一新论述的提出,将市场“看不见的手”与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要义就是
府“看得见的手”之间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发展的人民性,包括人民观立场、人民性原则、人民
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社会主 利益的思想原理,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
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 中国共产党阶级性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彰显了我们
义国家成功实现“强政府—大市场”的经济格局,社会 党的立场、性质和宗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探索柳暗花明、日臻完善。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增进人民
当前世界经济体制格局,是西方的市场中有计划, 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
中国的计划中有市场,经济运行具体机制之间的边界 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
越来越模糊。中国式的主动变革易于形成政府与市场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
的合力,是积极地改革。西方一些国家的“计划经济变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至上,把人民利益作
革”是修修补补的权宜之计,政府和市场貌合神离、相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揭
互掣肘是主要表现。孰优孰劣,历史会给出答案。 示和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从生产关系上阐明和保障了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和
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利益。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辩证唯物 责任编辑:李贵文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