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2期
P. 41
学习体会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几点认识
杨 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政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课题,邓小平
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 同志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
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 是要发展生产力”等重要论断。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
新论断,创新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
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 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
治经济学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 40 年改革开放的积淀,我国生产力水平增长迅猛,以习
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所凝结成的理论体系,是实践的产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现实,党的十九大在
物,也是历史的过程,它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进行科学判断的基
本原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础上,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阐明了生产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要矛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昭示着从追求物质财富到追
盾之间的演进关系 求美好生活的转变,从不均衡、不协调的发展向统筹、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 生产力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进步最原初、最直接的推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 的矛盾运动是动态的,其运动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的
类社会在步入共产主义阶段后,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 及时研判和适时引导,这其中,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 理论创新十分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要矛盾
叠加演进的矛盾统一体,且符合质量互变规律,为社会 的 3 次概括,就是不断回答发展这个重大历史课题、实
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量的积 现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
累日益丰盈,也推动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发展 阐明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生产力、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1956 之间的辩证关系
年,党的八大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正式提出了社会
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 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看来,似乎政府这只“看得
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 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永远握不到一起。
间的矛盾”。20 世纪 70 年代末,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如何 尽管西方经济学理论竭力由对“看不见的手”之迷信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