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2期
P. 38

调查研究



               共进。                                                 题,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应群众之所盼。

                   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要及时总结群众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等自我服务、
               衔接的大背景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与当地                             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创新做法,推而广之。

               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和重点任务有机结合,把新时代                                (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完善工作机制
               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发展、改革、稳定的总盘子,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
               党政部门形成自上而下的纵向合力,在社会形成各行                             做好,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持续完善工作

               各业全覆盖的横向合力。要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                             机制,强化实践的规范性。一要建立项目推进机制,
               力、财力,更好地优化各类资源,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                            坚持资源下沉,强化系统思维,将“群众要什么”与

               效益的最大化。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中,要将驻                            “我们有什么”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设计服务项目,
               村工作队职能从单纯的经济扶贫向结合精神扶贫转                              让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勤于参与,提高群众的
               变,用好驻村干部这支队伍,真正落实“两手抓,两手                            获得感;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清单实行动态管

               都要硬”;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理,对效果不佳、群众不认可的项目,进行整改或撤
               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中,要将乡风文明作                             销。二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对新时代文明实践

               为乡村建设的灵魂,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生产生活                            重点工作加强财力投入,保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为载体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铸                             的基础设施充足、宣传阵地充分、服务人才充沛;

               魂。只有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的同时,还要拓宽财力
               和社会发展中,才能有“形”有“神”,神形兼备,才能                           支持路径,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间机构、企业及个

               受到群众欢迎。                                             人等积极参与捐赠,确保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三
                  (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注重群众参与                            要建立关怀激励机制。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关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既是为了群众,也要                            怀礼遇志愿者,打造“保障 + 激励”型的志愿服务

               依靠群众。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关于扎                              体系;加强人文关怀,开展志愿者论坛等活动,充
               实推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通知》                              分调动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四要建立

               强调,要着力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因此,在实际工                              长效跟踪机制。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规范、
               作中,必须激活广大基层群众的内生动力,使基层                              管理、引导和监督,保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规
               农民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主体。一方面,要充分发                              范化、科学化发展;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热点、

               挥当地“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                             难点问题,及时把握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情况
               党员、老劳模)作用,深入挖掘“百姓名嘴”、“乡土                            以及群众的反响,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建立新时代

               名人”、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等乡土人才,培育本                             文明实践督查考核机制,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
               土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培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                              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推
               者先进典型,努力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                              进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体。另一方面,要研究常态化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                                (调研组组长:张晓慧,调研组成员:刘兴宇、赵
               拓宽与群众的联系沟通渠道,有针对性地回应群众                              新蕊)

               诉求,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责任编辑:刘秉承
               36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