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8期
P. 60

专刊专版 /    工作广角




                                                                   坚持以善治为目标,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七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启动以来,全区各地
                                                               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把握重点、攻克难点,扎
                                                               实开展法治与文艺、文化、科技、文明等“四结合”,
                                                               深入推进农村牧区普法依法治理和“自治、德治、法治”
                                                               进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治理营造了浓
                                                               厚的法治氛围。
                     律师协会会长用 4K 机顶盒回答法律问题                          一是法治与文艺联袂,全力打造“法治乌兰牧骑”
                                                               金色普法品牌。各地从实际出发,通过“马背宣讲团”“流
                                                               动宣传队”“普法大篷车”等形式开展巡回法治宣传,
                                                               送法下乡活动呈现常态化。去年以来,在全区范围将
                                                               法治内容和形式融入乌兰牧骑,深入农村、牧区、企
                                                               业、学校开展法治文化惠民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
                                                               艺术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目前,各地共有
                                                               专业乌兰牧骑队伍 75 支,组建各类业余乌兰牧骑队伍
                                                               近 100 余支,举办法治乌兰牧骑演出 120 场次。“七五”
                                                               普法以来,全区共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法下乡活动 2400

                        村民用 4K 机顶盒咨询问题                         余场次,620 余万人次农牧民从中受益。
                                                                   二是法治与文化联姻,强力拓展农牧民学法用法
            日均话务量由整合前的 213 个提升至 429 个。                         渠道。目前,全区已建法治文化广场 161 个,法治图
                三是网络平台突出数据共享。依托 12348 内蒙古                      书阅览站 138 个,法治文化长廊 390 个,普法学法大
            法网数据支撑,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                           讲堂 3097 个。自治区创作了 20 集蒙汉双语配音的法
            电视终端、掌上 12348、公共法律服务移动 APP 等进                      治动漫作品,组织编印并发放 114 万册《农牧民法律
            行整合,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实体相呼应的公                            知识读本》,确保全区农牧民户均一册。向全区 11094
            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六网合一”。                                  个嘎查(村)免费赠送法治宣传挂图,以图文并茂的
                四是服务方式突出创新发展。利用广电网络覆盖                          形式向农牧民解读法律条文,推动实现法治宣传挂图
            面广的资源优势,在全国首创 4K 智能公共法律服务电                         嘎查(村)全覆盖。分别在内蒙古电台汉语频率和蒙
            视终端,开启公共法律服务输送新模式,让 4K 电视终                         语频率开通了《法治直播间》和《法润草原》栏目,
            端进农村、进社区、进草原、进蒙古包,走进千家万户,                          农村电影院线映前展播法治动漫、微电影、法治公益
            传遍万里草原。目前 4K 智能机顶盒已达到 158 万户,                      广告等微视频,每年演出近 14 万场次,覆盖人群近
            力争到 2019 年底,基本实现 4K 智能机顶盒公共法律                      1500 万人次。
            服务电视终端全区全覆盖。                                           三是法治与文明联动,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
                五是服务群体突出共享共用。我区常住蒙古族群                         (社区)创建活动。在文明创建工作中融入法治元素,
            众 462 万,但是能够使用蒙汉双语提供法律服务的律                         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截至目
            师只有 776 人。根据法律人才不足,特别是双语律师                         前,全区已有 68 个嘎查村(社区)被司法部、民政部
            人才匮乏的事实,全面启动“六个一工程”,即编纂蒙                           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102 个嘎查村(社
            汉法律实用词典,实施蒙汉双语法律服务培育“千人                            区)被评为为自治区级“民主法治示范嘎查村(社区)”。
            计划”,编译自治区统一的高校蒙文法律类专业教材,                           在赤峰市元宝山区前进村建成全区首家嘎查、村(社区)
            研发蒙汉双语法律互译系统,完善蒙汉双语法律案例                            依法治理实践基地,立体直观地展示村级依法治理实
            库,建立蒙汉双语律师培训基地。                                    践经验做法。

           58  实践·思想理论版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