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3期
        P. 39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理论建设
            理六大技术体系 100 余套核心技术,因地施策,针对沙                        0.13%,基本消除绝对贫困。2017 年初,鄂尔多斯组织开
            漠特性,在库布其沙漠采用“南围、北堵、中切割”治理                          展市旗两级帮扶部门“大走访”活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
            模式,在毛乌素沙地采用“庄园式生物经济圈”模式,在                          责任人点对点了解帮扶嘎查村和贫困户情况,为贫困户
            干旱硬梁区以封育保护旱生灌木和濒危植物为主,采取                           出谋划策,完善帮扶计划和脱贫计划。在开展“回头看”
           “窄林带、宽草带、灌草结合,两行一带”的治理模式,不                          和“大走访”活动的基础上,全市共确定扶贫对象 13994
            同区域通过不同模式治理,取得了防治荒漠化的最大效                           户 35038 人,其中扶持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78 户
            果。2017 年,鄂尔多斯成功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                        680 人,继续巩固扶持已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5220 户
            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和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13047 人,扶持市低保标准下低收入人口 8496 户 21311
            向世界贡献了荒漠化治理的鄂尔多斯智慧和模式,同时                           人。一年来,鄂尔多斯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扶持市
            还荣获了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殊荣。                            低收入人口 2.1 万人,国家标准线下贫困人口 680 人达到
                推进绿色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脱贫标准。
            近年来,鄂尔多斯坚持绿色治企,守好生态底线,建成 2                             加大保障力度,促进公平正义。近年来,鄂尔多斯
            个国家级绿色矿山、8 个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新报                         坚持从实际出发,投入真金白银,拿出真招实措,补齐民
            符合标准绿色矿山建设 13 座,正在建设绿色矿山 2 座。                      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 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坚持节约优先、珍惜资源,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标准持续提高。建设保障
            水耗大幅度降低,2012 年至 2016 年单位 GDP 能耗累                   房 1.4 万多套,改造棚户区 6.1 万多套。2017 年,鄂尔多
            计下降 18.9%,单位 GDP 耗水量累计下降 43%。坚持                    斯积极在民生举措上持续发力,通过推进城乡居民基本
            循环发展,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工                          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城乡低保分别提标 6%,农村
            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乙烯等清                          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 2000 元和
            洁能源产业相继崛起,初步形成煤基多联产业集群,为 4                         1884 元。
            个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民生短板。鄂尔多斯 95%
                打好生态牌,走群众致富、产业增收的美丽与发展                         的土地属于农村牧区,农业户籍人口占总户籍人口比重
            双赢道路。鄂尔多斯充分运用产业化的理念治沙,在“生                          65%,有 27% 的人口稳定居住在农村牧区。农村牧区发
            态治沙、生态绿沙、生态富沙”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弯道                          展滞后,是鄂尔多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超车,走出了一条新型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发展之路。在                           为此,鄂尔多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
            实践中,鄂尔多斯先后涌现出亿利集团、毛乌素生物质                           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
            热电厂、高原圣果等治沙造林及其相关产业开发企业 80                         改革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牧区产业水平;缩小与城
            多家,以发展沙漠生态产业和沙漠旅游为抓手,形成了                           镇之间发展差异,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生
            沙漠治理和产业兴旺的双赢。                                      产基础、生活环境一体规划一体建设,高起点规划美丽
                                                               城乡;积极推进土地确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广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幸福鄂尔多斯                               深度上开拓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夯实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                         基础,促使城市产业要素向农村牧区流动;在农牧区
            民生。鄂尔多斯始终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发展的根本目                            聚集出众多经济主体,各主体形成互利共生的促进关
            的,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                          系,使农牧民持久地分享延伸拓展的二三产业链条中
            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使人民在共                          的增值。
            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在新时代的春风里,鄂尔多斯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
            为脱贫攻坚在最薄弱的地区打开突破口,为“三农”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
            夯实基础。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决胜脱贫攻坚,共建全面小康。近年来,鄂尔多斯                         守望相助、一往无前,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
            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国家标准线下贫困                            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口 4.98 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 4.74% 降至                                                   责任编辑:刘秉承
                                                                                                   2018 年第 3 期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