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1期
P. 34
理论建设 /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
翟 禹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十分珍视自身的 否认存在着普遍永恒的正确原则,具有怀疑
历史,因为历史是现实存在的根基。但是一些 主义、相对主义、解构主义与颓废主义等思想
人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对中国民族历史、传 倾向;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一般
统文化、近现代中国革命史以及建国以后的 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
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历程进行所谓“反 史发展过程,否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
思”,对中国将近 70 年的历史进程中所取得 精神,否定一切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本文
的成就视而不见,这实质上就是全盘否定或 所谈的历史虚无主义有一般意义和特定意义
肆意歪曲,这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 两种指向,前者主要指否定国家、民族历史和
潮。而这一思潮实际上由来已久,自有其根 民族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后者主要特指肆
源。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诸多场合发表重要 意歪曲中国近现代历史、否定中国共产党的
讲话时都谈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其危害, 奋斗史从而否定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
这表明党和国家对批判错误的社会思潮高度 开放的历史,后者的主要目标对准的实际上
重视,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理论自信和历史自 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信。2014 年 10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是通过“学术研
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讲话中 究”“探求真理”等冠冕堂皇的方式鼓吹对历
谈到:“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 史进行“重新解读”,或者以“档案解密”“还
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 原真相”“范式转换”等手段为标榜,以此来
中。”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关注点表面上是历史 否定思想界和学术界通过多年研究得出的
问题,实际上却在于现实。他们企图通过“反 一些客观、科学的历史结论,并以此来吸引眼
思”“翻案”或“范式转换”等手段高谈阔论, 球,煽动社会思潮产生混乱,以从中谋取政治
意在对我国当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观念 利益,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造成混乱,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我 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善于随意剪裁和抽
们非常有必要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清醒认 取令人眼花缭乱的“史料”,把具有特定时空
识,并提出抵制策略,从而坚持正确的思想引 条件的史实与当下现实等同或混淆,使用一
领。 套套脱离实际、未经实践检验的逻辑链条,将
一些原本不相干的、甚至是莫须有的史实和
何为历史虚无主义
当下社会问题按需拼装在一起,最后得出思
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往往 潮制造者所需要的结论。其采用的典型手法
32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