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1期
P. 32
理论建设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国法治建设在吸收借鉴上要有开放胸怀,但一定 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等经济改革思路;意识形态领域,
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推进法治理论创新 随着民主政治发展,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和法治实践发展应具有开放意识、世界眼光,积极借鉴 安全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强化人民的获得
有益的法治理论和经验。但法治理论和实践的鲜明时代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经济、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促使
性、民族性决定我们决不能照抄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 共产党始终注重加强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
式。我们既要合乎当代世界法治文明的时代潮流,又要 和法治化,强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党中央治国理
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来考量中国的法治问题。 政的方向是十分明确的,表明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我们一定要坚守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
底线,不搞“宪政”,认清“宪政”的本质。“宪政”一词无 规律的认识更加成熟和深化。
论从理论概念来说,还是从制度实践来说,都是特指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产阶级宪法的实施,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和制度 央坚强领导下,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
安排。作为西方自由主义的政治制度,“宪政”的讨论不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全面依法治
是所谓“词语”之争,“宪政”主张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 国”这一战略部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在中国取消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对于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些集中反映和支撑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政治制 现代化,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
度的核心学术概念,我们必须格外慎重,不能落入其背 新境界。
后隐藏着的“话语陷阱”,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中
导权。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依靠法治。党支持人大、政府、
二、以新成就为注解,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
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加快健全、形成
法治国
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体系,增强
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从历史维度 依法执政本领。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
上看,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化是全 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
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 力,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 二是深入推进科学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
成的大事,这其中就包括法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新成就,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
解决了法治建设领域的难题,办成了法治建设领域的 260 部。党的十八大以来 5 年间,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
大事。 常委会制定法律 25 件,修改法律 127 件次,通过有关法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 46 件次,作出法律解释 9 件。
的本质要求,法治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 2013 年以来至 2017 年 6 月底,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
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综观全球国家治理,执政者 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 43 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 43 部,
一般抓经济、权威 ( 国家权力 )、意识形态等三个基本要 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先后“一揽子”修订行政法规
素,中国共产党概莫能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25 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出台 133
转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进入新境界:经济领域,发挥 项司法实践中急需的司法解释。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简政放权促进新 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4000 余件。
30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