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1期
P. 33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理论建设


                三是深入推进严格执法,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建                             一是完善全面依法治国领导体制。为加强对法治

            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促使依法全面履                          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
            行执法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执法体                           组。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
            制改革,促进行政程序法治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形势下作出的顶层设计。我们坚持

            确保 2020 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                            法治国家、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法治社会共同推进,必
                四是深入推进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                          然需要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
            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                           用,需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形
            统一管理,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                           成攻坚克难的合力,确保法治建设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前
            院,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行。

            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进行国家监察                               二是全面有效实施宪法,强化宪法权威。依法治国
            委员会的试点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                           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宪法的生
            任倒查问责制,逐步通过司法体制机制完善让人民群众                           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树立宪法权威,

            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强化宪法实施的最主要路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
                五是深入推进全民守法,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                          会制度,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大做强,因为人民代表
            强。推动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模范,实行国家                           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大全民普法力                           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为了维护宪法权威,要进
            度,全体公民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法治观念深入人心,逐                          一步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要

            渐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由全国人
            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法                           大及常委会实施宪法监督工作,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
            治社会治理格局。                                           制,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建设的历史                         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以良法促
            性成就,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善治。
            正确指引,全党自觉地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                              三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 全面落实司法责
            自信、文化自信。                                           任制 , 实现改革的联动效应。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
                                                               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三、以新目标为指向,坚定不移深化依法治
                                                               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
            国实践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                          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根据《关于上海市开展司法体
            使命,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                           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框架意见》,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

            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革从规范权力运行、深化科技应用、完善分类管理、维护
            会主义发展的新目标,都离不开法治保障。为了以法治                           司法权威等 4 个方面提出了 25 项改革举措,实现司法
            方式实现所有国家权力职能定位清晰、谨守分际、充分                           体制改革的科学化、精细化、系统化、集成化,并最终力促
            履职、责任担当,在 2035 年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                      建成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体制。
            治社会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在 2050 年实现现代化强                                             ( 作者系内蒙古党校法学教授 )

            国的目标,必须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责任编辑:康红波


                                                                                                   2018 年第 12 期  31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