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55

草原文化研究 / 文化彩虹


            而这其中除了中原黄河、长江地区的传统农耕文化以                            迪和范例。但是,我们说要从草原文化的人与自然核心
            外,以游牧文化为主体的草原文化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                           理念汲取智力和经验,并非主张回到被动适应自然这个

            重要的作用。                                             道路上,而是依靠人的新的发展力量,主要是现代科技
                草原文化是一种以地域划分的文化,这与民族文                          和工业文明成果,去追求人与自然新的和谐。这种新的
            化有所不同。但是,草原文化的主体是北方民族、蒙古                           和谐,一要主动,二要友好,三要共赢。共赢是当今世界

            民族文化,同时包含满、回、鄂温克等其他民族的文化,                          社会发展的共识,也是最佳合作方式和最优选择,“人与
            还有相当丰富的汉民族文化。蒙古民族文化既是中华                            自然新的和谐”理念恰好适应了在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
            文化的优秀活性因子,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是                           共同体的选择路径。
            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人类学家威泽弗德认为成吉思                                其次,草原文化推动了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文明
            汗创造的帝国为现代世界格局打下了基础。日本学者                            的交流互鉴是对多元文明的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本田实信将这个时代命名为“蒙古时代”,足见当时蒙                           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现状。这是由世界文明发展进程所
            古民族在世界上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                            决定的,也是世界文明未来发展的前景。可以说,文明多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持续不断,共同构成了波                            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而不同”是人类社会不

            澜壮阔的中国历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在世界文明史                           同文化互相交往的生存法则。
            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华文化。自先秦至清朝的漫长历                                草原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包容的区域文化,其“践
            史进程中,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建立政权。自唐以后,长                           行开放”的核心理念与当今时代的多元开放不谋而合,有
            江以北地区的汉人社会长期与游牧民族高度交融。可                            利于推动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世界文明就是多样文化
            以说,草原民族及其所承载的草原文化不断为中华文                            的集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多样文化群中十分重要的

            化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中华文化成为有着鲜明特色、始                           草原文化具备了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基础,草原
            终保持活力的“多元一体”文化,并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                          文化的独特性恰恰是对世界文明最好的贡献。
            一帜。                                                    第三,草原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提升并稳

                二是草原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文明的进步。草                          固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草
            原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地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                           原文化具有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而自强不息、开拓进
            中,为人类社会贡献了诸多的生存智慧和经验。草原文                           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化的优秀品质和有益成果,为当今世界文明贡献了新鲜                               联合国在制订《21 世纪行动计划》时,对人类社会的
            血液。                                                发展作了一个定义:“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

                首先,草原生态文明理念具有世界意义。环境问题                         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这与恩格斯所说的“文化上
            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议题,生态问题已成为超                           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是一致的,与我们今
            越国家、民族和地域而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草原文化                           天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我们

            秉持“崇尚自然”的核心理念,主张“天人合一”,注重保                         应大力促进草原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充实中华文化的内
            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                           涵,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推动人
            这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民族文化得以绵延至今的重                            类社会向着更加自由和谐美好的方向前进。
            要生存法则,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价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
            值,为推进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启                                                           责任编辑:张  晶





                                                                                                   2018 年第 10 期  53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