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33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 理论建设
批评,是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实事求是面对问题、深入细 “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只要我们把各种错误
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典范例,更是我们用马克思 文艺思潮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加以对比,就不难发现,
主义文艺观辨析错误文艺思潮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是最符合艺术规律的科学真理。要
针对“去思想化”、“去价值化”的错误思潮,他指出: 想认清各种错误文艺思潮,我们就得拿起马克思主义这
“对文艺来说,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 个分析问题的显微镜和望远镜。要想赢得优势、赢得主
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 动、赢得未来,不被各种错误文艺思潮所左右,我们就必
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文 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解决
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 文艺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 , 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 服阻力、化解矛盾的能力。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离开火热的社会实 论只是意识形态说教、已经“陈旧”、“过时”的说法,是
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 不正确的,它只会给各种错误文艺思潮留下钻空子的机
被时代淘汰。关在象牙塔里是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 会。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
创作激情的。 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
对于文艺上虚无历史虚无英雄的思潮,习近平总书 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记也发出了有力的抨击之声。他指出,在某些作品中,有 这就给了我们战胜各种错误文艺思潮的法宝。
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 同时,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
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本质要求,因为唯物史观始终坚持
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 人民创造历史。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把人
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 民作为表现主体,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才能做到为人
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文化“垃圾”。 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
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 心,作家才会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
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 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只有坚持以人民
没有生命力。他殷切期望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 为中心,文艺作品才不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
敬,要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要让英雄在文艺作 无魂的躯壳,才会对抽象人性论、隐性历史虚无主义等
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 错误思潮影响产生强大的免疫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得
家观、文化观,绝不能做亵渎祖宗、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 好:“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
事情。他还明确讲到,对待历史须有史识、史才、史德,“文 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有正确文艺观的
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 指导,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中,将人民的喜怒哀乐
历史虚无化。”他们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 倾注笔端,怀有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这才是决定文艺创
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要增强文化上的自觉和自 作命运的大事情。
信,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如果 (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热衷于‘去思想 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转载自《求是》
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 2018 年第 14 期)
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责任编辑:康红波
2018 年第 8 期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