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21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奋斗在一线 / 特别关注



            天有风扇冬天有暖气,大伙有说有笑心情好,又挣着钱                           他和妻子金梅在合作社打工将近 1 年了。家中有 4 口人,
            又开心!”                                              一位老人因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还有一个孩子正在
                                                               上大学,前两年被定为贫困户。他说,能来合作社干活感
                           小牛犊  大作用
                                                               到很高兴,两口子一年干活收入能达到 5 万元,比去外
                在牧区,牛羊是牧民重要的生产资料,牛羊养殖也                         面打工强。他还说,要在合作社好好学学怎样科学养牛,
            是普通牧民重要的生产方式。如今,传统的粗放式养                            学会技术,等到明年也买一头西门塔尔牛,试试自己干。
            殖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畜牧业悄然兴起,优
                                                                               小香菇  大梦想
            良的畜牧品种、标准化的养殖过程、精细化的养殖方
            式……要想脱贫致富,就要抓住市场规律,转变传统思                               来到十三敖包镇洞山村的鸣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维,搞好科学养殖。在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有这样                           偌大的园区里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在 A 区 1 号大棚
            一个合作社,靠自己“造血”带领牧民走上脱贫致富的                           前,一张绿色的“内生动力”示范户的铭牌挂在门口,上
            小康路。                                               面清晰地标明租种该大棚的贫困户的姓名、致贫原因、
                来到汪安池嘎查西门塔尔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排                         识别年度等信息。走进大棚,3 列架子整齐排列,架子上
            排整齐的牛栏里,一头头高大强壮、棕白花色的西门塔                           码放着一根根香菇棒。再过两三天,这一茬香菇棒就要
            尔牛正在悠闲地吃着饲料。查干哈达苏木副苏木达德                            开始出菇。据合作社老板王桂春介绍,这个园区里现有
            力根介绍说,合作社的西门塔尔牛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良                           60 个大棚,已吸纳 12 户贫困户。她给记者算了笔账:
            品种,普通牛 1 天增肥 2 斤,西门塔尔牛 1 天能增肥 4—                  “1 个棚香菇的成本价是 35000 元,1 年能出 5—6 茬菇,
            5 斤,普通牛养 3 年才能达到近 350 公斤,而西门塔尔牛                    1 个贫困户在这里干 1 年,除了能归还成本外,还至少能
            饲养 12 个月就能达到 350 公斤。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                     净挣 25000 元。大棚是已经建好的,菌棒全部由我们提
            该合作社的西门塔尔牛被誉为“北部旗县优质西门塔尔                           供,客户由我们对接,贫困户只需来注水、摘菇,其他什么
            牛”,深受市场欢迎。                                         都不用操心。1 年只在这里干 7 个月,还不耽误家里的
                养牛怎样带动脱贫致富?德力根给记者详细地算                          农活,比上哪打工都强!”
            了一笔账。合作社的西门塔尔牛分为基础母牛和架子                                贫困户刘芳和丈夫张国民今年 5 月份来到合作社,
            牛,基础母牛主要用于哺育小牛犊,架子牛也就是育肥                           租种了 2 个大棚。短短 2 个月,已经收了 2 茬菇,不仅
            牛,长到 6 个月后开始出售。1 头架子牛的售价是 1.2                      还上了 1 个大棚的本钱,还剩余了三四千块钱。她一边
            万元—1.6万元,1头基础母牛至少可以喂养4头小牛犊,                        把香菇挑拣进篮子一边对记者说:“以前光靠种地收入肯
            按每头小牛犊最低能卖 1.7 万来算,除去饲料等成本,1                       定是不行,靠天吃饭,遇上干旱年头庄稼人就特别难了。
            头基础母牛创造的纯利润不低于 6 万元。换句话说,1                         这种脱贫方式多好啊,有保障,除了注水和采菇那几天
            头西门塔尔牛就能带动 1 户贫困户脱贫。                               不能离人,剩下的时间都可轻松了!”她还说:“我都脱贫
                为了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该合作社采取“党支                         了,来年还想继续干呢。在自己家的地里置个大棚,好好
            部 + 合作社 + 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单户分散式饲养,合                      干!干好了还想带动身边的人,让大家都脱贫、都富起
            作社统一协调管理的方式,建棚圈累计达 2.1 万平方米,                       来!”
            牛存栏 1800 多头,现发展社员 65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                         小小的香菇,承载着大大的梦想。与此同时,在巴
            困户 22 户,占整个社员的 34%。德力根介绍说,纳入合                      林左旗全旗,绿色蔬菜、中药材、特色花卉等农牧业新产
            作社的牛做到了统一改良优化、统一购买草料、统一防                           业和休闲、旅游、采摘等农牧业新业态正方兴未艾。着力
            疫检测、统一出栏销售,这样既保证了牛的质量,又保证                          发展笤帚苗产业全产业链,积极将特色优势养殖业向标
            了合作社的信誉。他说:“去年,四川彭州地区向我们订                          准化、集约化转变,创新产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形
            购了 3000 头小牛犊,今年预计达到 4000 头。平均每                     成“脱贫攻坚 +”和农牧业产业“1+X”发展的政策框架
            头牛的售价能比市场价格高 2000 元,贫困户每年平均                        体系……唱响产业扶贫好声音的巴林左旗,必将奏响打
            增收 2 万元以上。”                                        赢脱贫攻坚战的凯歌。
                牛舍中,牧民巴雅尔图正忙着给食槽里添加饲料。                                                         责任编辑:张  晶



                                                                                                   2018 年第 8 期  1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