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20
特别关注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唱响产业扶贫好声音
本刊记者 刘 佳
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贫困地区发展自己的 至 300 斤,笤帚年销售量 4000 万把。田晓辉自豪地说:
产业,有利于由“输血”变为“造血”,步入经济发展的快 “十三敖包镇是全国最大的笤帚苗集散地和加工基地,
车道;贫困户融入地区产业发展,有利于实现持续增收, 笤帚苗产业年产值达到 4.6 亿元,直接带动 2000 多名
不断增强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贫困户参与其中。”
可以说,打好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主要途径和根本 放眼整个巴林左旗,全旗笤帚苗种植面积达到 35
之策。赤峰市巴林左旗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将 万亩,建有全国最大的笤帚苗产业园区,是全国最知
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攻方向,结合实际,因 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专门从事笤帚苗贩运的农民有
地制宜,重点发展笤帚苗产业、特色优势养殖业、新型农 4000 多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笤帚苗集散地,年交易量
牧业等,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唱 超过 4000 万公斤;年笤帚制品加工销售 7000 万把件、
响产业扶贫好声音。 产值接近 10 亿元,超过 1 万名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
与笤帚苗产业发展,已带动 6000 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
小笤帚 大产业
脱贫。
一人高的大笤帚、巴掌大的小笤帚、精美的工艺品 产业发展了,贫困户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了。走进
笤帚……走进“中国笤帚苗之乡”十三敖包镇,展厅里琳 十三敖包镇笤帚苗培训车间,30 多名农户正在忙着学习
琅满目的笤帚苗产品让人啧啧称奇。 怎样扎笤帚苗。他们每人面前放着一台编织机器,旁边
走到一个展区前,只见一把把笤帚的手柄上有着 的桌子上摆满了一捆捆的笤帚苗,有专职老师手把手地
“富贵吉祥”“家和万事兴”等精美字样,用各色丝线由 教学。一位叫王金海的老师介绍说,培训都是免费的,包
纯手工编织而成,很是别致。十三敖包镇镇长田晓辉说 教包会。学成后贫困户可以选择去加工厂就业,也可以
起这些笤帚苗产品来如数家珍:“现在笤帚苗的品种大 选择在家加工,政府免费赠送一套加工机器。“老百姓都
约有 20 多种,制成的产品有地扫系列、床扫系列、家居 是自愿来的,学员都招不开啦,好多人只能排到下期!”
饰品系列、厨房系列、文创工艺品系列等等,它们美观、 王金海说。
实用、富有特色,不仅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畅销,在日 59 岁的脱贫户张明英来这里加工笤帚苗已经 6 年
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很受欢迎。” 了,她一天能加工 20 多把笤帚,按 2 块 7 毛钱一把的加
十三敖包镇已有 70 多年种植笤帚苗的历史,目前 工费来算,一天能挣 70 多元,一个月下来能挣 2000 多
有 15 万亩笤帚苗种植面积,每亩地生产笤帚苗 220 斤 元。她笑着说:“在这里干活挺好,风吹不着日晒不着,夏
18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