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2期
P. 49
全面从严治党 / 实践探索
公道正派,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体现了对领导干部 各级领导干部,的确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不可避免
如何用好权力的高度重视。 地成为被“围猎”的对象。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构建决策
随着当代社会的实践发展,社会生产将是以人的知 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通过强有力
识和能力为主的智能化生产,人们通过知识和能力获得 的权力监督制约,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刮骨疗毒,把权力
权力、树立权威和行使权力。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控制在合理的边界内,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权力的正作
和工作能力,就不能克服本领恐慌、弥补能力短缺,也不 用,最大程度地降低权力的负作用。全面从严治党的理
能胜任领导岗位。因此,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各级 论和实践,要求我们要以党内监督为主,重点做好制度
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提高治理能力。 建设,依靠制度的力量,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
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具体包括思想引领力、政治 党内监督的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领导力、创新力、发展力、执行力、应对力,等等。思想引 重点在于通过制度化的设计使权力能够被监督。党的
领力主要指善于学习,时刻把握时代需求,学理论、学业 十八大以来,随着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党的执
务,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不断提高知识文化素 政环境的变化,党特别针对执政过程中的权力失范、权
质和知识转化能力,善于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 力异化、权力腐败、权力寻租等问题,加强了党内监督的
动。政治领导力主要指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 制度设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战略 就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机制的约束和监督,针对
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科学制 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等长期不
定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加强党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 能解决的问题,重点改进监督盲区、弥补监督漏洞,其中
统筹推进能力。创新力主要是指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 重要举措有:一是深化政治巡视,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
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根据变化着的形势,不断打破 动的监督网;二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
思维定势,坚持问题导向,善于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发展 在全国推开;三是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
力主要是指增强科学发展的本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群众 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四是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
首创精神相结合,能够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在实践中探 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
索新的发展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 施;五是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总之,通过
好更快发展。执行力主要是指坚定贯彻中央大政方针, 构建党委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
又要结合地方实际狠抓落实,要谋事要实、干在实处、久 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
久为功、踏实担当,做到依法用权,谨慎用权。应对力主 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要指增强驾驭风险挑战的本领,善于处理各种急难险重 应该看到,由我们党的监督制度编织成的一张严密
的复杂问题,强化责任担当,敢于较真碰硬。这里要强调 的监督大网,在目标明确、制度严密、举措严厉的前提下,
的是,上述六个方面的能力建设,并未涵盖治理能力的 且由中央权威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下,党内监督的制度
全部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安排正在将领导干部的外部压力逐步转化为领导干部
义制度的更加成熟、定型,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也会因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自律动力。权力在党的严密监
时而变、因势而动,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督网中,越来越科学规范地运行,也会越来越多地发挥
(三)强化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习近 它的正作用。
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条铁律。” 作为最重要的权力行使主体,手中握有权力的 责任编辑:康红波
2019 年第 2 期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