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2020年理论版09期
P. 14

实践视点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陈永胜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新阶段,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
               系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关乎边疆稳固、                             汉族在朝代更迭中进一步加深了交往交流交融。同

               祖国统一、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                              时,南迁的中原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在交流交往中,
               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                              形成了南北方地域广阔、文化多元、政治统一的民族

               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工作面临的“五个并存”新特征,                              共同体。五代十国到辽宋金元时期,北方的契丹、女
               提出了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                               真、党项、蒙古族南下中原,与中原汉族进一步交融,
               同体意识相结合的辩证发展新思路,为各族人民团结                              并充实了中原汉地文化。同时,因战乱南迁的中原汉

               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族与当地少数民族交融,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
               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展。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巩固和壮大时期,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
                    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                              “自在”格局。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压迫和列强入侵的屈辱,中国社会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民族意识空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觉醒,中华各族儿女前赴后继、团结一致,致力于实现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                              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这
               的历史。”5000 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汉族与其他少数                           一民族共同体开始从“自在”走向“自觉”,并逐步汇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早在公元前 2600 年左右,                          聚起了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磅礴之力,取得了新民
               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两个部落在不断的冲突与融                               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

               合中,形成了黄河上游地区最早的民族共同体,即华                              的独立与解放。
               夏族,奠定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雏形。到了春秋                                  回顾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是由多元到一
               战国与秦汉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华夏族与以四                              体、由纷争到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并逐步形成了各

               夷为代表的其他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周边的少数                              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字、传统文化、典章制度、民族精神
               民族不断借鉴华夏族先进物质文明成果与优秀文化,                              等,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形成了多民族的大交融。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是                              的多元一体格局。
               12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