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实践理论版202105
P. 61
思想理论版 2021·5
1963 年 10 月,高一涵又作过一次内容相似的回忆, 2001 年北京大学萧超然教授在《百年潮》上发表
并对“化装同行”的过程细节讲得更加具体生动。他说: 《关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我见》。文章论证指出:
时当阴历年底,正是北京一带生意人前往各地收账的时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不管是自己编写或者从其
候。李大钊同志雇了一辆骡车,从朝阳门出门南下,陈 他人编写的各种教材和教科书中,以及各种党史研究的
独秀头戴毡帽,身换王星拱家厨师的一件背心,油迹满 专著中,都没有提及、看到或者听到有关“南陈北李,相
衣,光着亮发,坐在车子里面,李大钊跨在车把上,携带 约建党”的表述。通过论证,文中提出“南陈北李,相约
几本账簿,印成店家红纸片子。沿途上住店一切交涉都 建党”这八个字的组合提法,始于 1978 年十一届三中
由李大钊出面办理,不要陈独秀开口,恐怕漏出南方人 全会之后。
口音。因此一路顺利到了天津,即购船票,让陈独秀坐 梳理发现,1983 年 3 月由著名历史学家、党史学
船前往上海。 界前辈李新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伟大
为什么高一涵能够叙述得如此详细呢?这是因为 的开端》一书中,采用了高一涵的回忆。该书写道:“李
高一涵与陈、李存在不同寻常的关系。高一涵原名永浩, 大钊决定亲自护送陈独秀到天津。1920 年 2 月,他们
笔名一涵,安徽六安人,于 1912 年自费留学日本入明治 扮作商人,坐一辆骡车,先到河北省乐亭县李大钊的家
大学政法系就读。1916 年 7 月回国与李大钊同办《晨 乡——大黑坨村。在大黑坨村住了几天,然后起程去天
报》,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经常为陈独秀主编的 津。一路上他们交换了关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意见……
《新青年》撰稿,并协办《每周评论》。他们都到日本留学、 他们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进行活动,筹建共产党。”
同在北大任教、一起参加五四运动等共同的政治爱好和 稍加留意,以上这段文字后面一句话里,其实就有“相
相似的生活经历,把他们 3 个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以 约建党”的关键字节——他们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
这种历史渊源形成的深厚私交,高一涵回忆陈、李有相 进行活动,筹建共产党。如此看来,把这段历史背景概
约建党之事,应该是可靠的。1926 年,高一涵加入中国 括为“相约建党”,应该是始于 1983 年出版的《伟大的
共产党。2011 年出版、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 开端》一书这段叙述。
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采用了高一涵的 “也许受这段叙述的启发,在此后的报刊上出现了
叙述,写道:“1920 年 2 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一概括。”1986 年 5 月,虞崇胜
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 在《江汉论坛》第 5 期上发表文章,文章题目就是《“南
李大钊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这 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时间和地点》。1989 年 9 月由阎
可以说明,高一涵叙述的这段历史得到党史权威部门的 稚新、李善雨、肖裕声编著,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
采信。 大钊与中国革命》一书,在第二章中有“南陈北李,相约
建党”的标题出现;1991 年 10 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说的形成 史(上卷)》注释集中,也采用了高一涵的演讲内容,然
后结论性地写道:“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可以
那么是什么时候,又是谁把高一涵的历史回忆概 视为对“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权威使用。
括为“相约建党”,并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组合起来 (摘编自 2021 年 4 月 2 日《学习时报》)
使用的呢? 责任编辑:高旭天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