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7期
P. 25

北疆智库                                                                                       思想理论版 2020·07



 内蒙古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宣传册、网络版的旅游宣传片)。需要注意的是,此类                    农牧区“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与“三业”(文化产

          资源开发利用要避免内容空疏、符号扭曲、故事虚构、                             业、旅游产业、相关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具体方式有
          精神虚化等问题。                                             打造农牧文化主题园区、建设新型农牧设施、改造民宿
 刘  祝  王光文    对技艺和知识类非遗资源,可依托其推出传统技                            客栈、举办农牧节事、发展高新技术农牧业等。其关键

          艺体验游、传统工艺文化研学游、传统体育节事游、传                             是以创意、科技改变农牧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丰富农牧
          统医药保健游等文旅产品,并构建前店后厂的传统工                              资源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农牧资源的审美价值和体验

          艺品生产空间和游客参观空间,形成“普及—展示—解                             价值。以打造马文化主题园区为例,可集聚马匹饲养、
 文旅产业以满足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为目标,以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  说—体验—交流—消费”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比如  马具制造、骑乘娱乐、马术表演、马奶养生、马生物产品

 打造文化景观、建设文博设施、提供文旅产品、举办节  政策支持的实际投入不足,尤其缺乏有力支持文旅产  景德镇打造的“陶瓷之都”旅游、陕西洋县蔡伦博物馆  开发、马文化衍生品开发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利用文
 事活动、传播地方文化为主要业务。发展文旅产业,有  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和配套政策;二是政策支持的针对  打造的“传统造纸体验游”等,就是很好的范例。  博、会展、文艺、美术、设计、体育、商业等方面资源,合
 利于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扩大文化  性和力度不够,尤其在引进、激励、培养文旅产业人才  对民俗类非遗资源,可依托其推出生活生产民俗  力建设包括马文化博物馆、创作展演区、马术俱乐部、

 市场和旅游市场,有利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  以及推动文旅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  游、节事民俗游、礼仪民俗游等文旅产品。开发利用民  骑乘娱乐基地、衍生品购物区等配套设施的马文化主
 促和共同增收。内蒙古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区,  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不同部  俗类非遗资源,需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应赋予其参  题景区。

 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的旅游景区、旅游品牌。  门的政策支持缺乏相互衔接和统筹协调;四是政策支  与性、体验性和时代性。可以推出一批相关的影视、演  工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文旅产业能够开发利用的
 然而,内蒙古文旅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尚需解决好  持的绩效考核、信息公开、意见反馈、监督机制没有建  艺、文学、设计、音乐、舞蹈、动漫、绘画、广告等作品,借  工业资源可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工厂、车间、仓库、店
 当前在资源开发、企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遇到的一  立起来。  此传播地方文化、助力地方经济、塑造地方形象。        铺等工业建筑物,如北京市 798 艺术区的厂房;二是矿

 些现实问题。       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文物资源主要集中于文物                            区和矿物加工冶炼场地,如德国鲁尔区作为工业遗产
 二、推动内蒙古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保护单位、博物馆(院)等文博单位。截至 2019 年底,               旅游的矿区;三是能源生产、传输和使用场地,如内蒙

 一、内蒙古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  对策建议  内蒙古已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1 家,自治区           古大草原上的风能发电场地;四是交通设施及相关线
 问题       级文物保护单位 247 家,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上                           路,如日本的“九州七星”专列、南非的“非洲之傲”专

 (一)提升文旅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千家。内蒙古博物院、昭君博物院等同时也是重要的                      列等;五是工业设备、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精神等
 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非遗资源可分为三类:一  旅游景区。文博单位可在加强文物保护、做好公益事  物质和非物质遗存,如成都市东郊记忆公园的巨大废

 开发利用主体分散、产业项目零散、产业链条松散;技  是艺术文化类,如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传统  业的基础上,探索成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开发利用  旧锅炉(已改造为瀑布)和斗车(已改造为花坛)。内蒙
 术粗浅简单、创意粗糙低级、管理粗放随意、经营粗枝  美术、综合演艺等;二是技艺和知识类,如传统技艺、传  文物资源的下属企业,并以加盟制造、委托代理、授权  古的工业资源有一定的知名度,如包头市的重工业和
 大叶、产品粗制滥造;资源开发利用主体实力弱、相关  统体育与游艺、传统医药知识等;三是民俗类,如生产  生产等形式与相关机构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同  军工业资源,呼和浩特市的蒙牛、伊利乳业资源,鄂尔

 社会支持弱;轻非遗活化、轻技术应用、轻创意设计、轻  民俗、生活民俗、节事民俗、礼仪民俗等。此前,我区已  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专项资金  多斯市的羊绒、煤炭工业资源等。其开发利用可采用
 品牌管理。  对这三类非遗资源进行了一次全区普查,建立了自治  支持等,形成开发利用文物资源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工业资源的结构、内涵、功能、价

 文旅企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区级的非遗保护中心和非遗数据库。  此外,主管部门应允许文博单位利用现有编制指标,引  值等进行评估,并从法律上厘清资源的权属关系和权
 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缓慢,三高(高职称、高学历、高技  对艺术文化类非遗资源,可将其内容、符号、故事、  进文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专业人才;允许文博单位  利主体;第二步,在不改变工业资源特性的前提下,对
 能)人才稀缺;二是创新能力提升缓慢,创新能力包括  精神应用到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景观打造、旅游节事活  保留开发利用文物资源的部分收入,或者上缴财政后  其环境进行治理和美化,对其内部进行修缮和装饰,对

 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内容;  动、旅游形象设计、旅游影视拍摄、旅游演艺编创中,或  部分返还,用于支付相关人员报酬、奖励有贡献的单位  其外部进行设计和改造,原封不动地保留标志性设施,
 三是供给水平提升缓慢,表现在供给系统升级、供给流  者将其转化为物质类和劳务类的旅游产品(如旅游文  和个人,并建立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使其成为代表性的工业文化景观;第三步,建设工业遗

 程优化、供给资源获取、供给需求对接等方面。  创产品和旅游演艺)以及旅游出版物(如纸质版的旅游  农牧资源的开发利用。农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  产博物馆,展示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象征意义的工业资
 22                                                                                                         23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