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实践》理论版2020年1期
P. 45
学习讲堂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关系格局已成为一项不容回避的使命。人工智能境 俱进地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与时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遇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应该适应这种人和机器相互关 俱进地推进人工智能和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系发展的新态势,而不是用落后于时代的陈旧观念 第三,建立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伦理规则,
形态去束缚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面对人工智能 实现中国原则与国际话语的相互统一。不同于一般 吴晓军
发展进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偏差,可以通过引导 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直接关乎伦理道
人工智能利用主体的价值观和建立促进人工智能发 德和人的权利、尊严等根本性问题,需要及时建立促
展的伦理规则,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沿着合规律性 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伦理规则。一方面,可以针 面对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我 目标,就能够教育和感召各族人民相信共产党、热爱共
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方向前行。 对人工智能使用中的隐私安全、责任认定、伦理困境 们应当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科学剖析,深刻揭露其本 产党、拥护共产党、紧跟共产党,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
第二,合理引导人工智能利用主体的价值偏好, 等问题,推动“以规则为基础的治理”与“以伦理为 质和危害。一是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抹黑党的领袖和党 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奠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在人和人工 基准的设计”高度契合的人工智能规则治理方式。 树立的具有崇高品质的英雄模范人物,达到诋毁、撕碎 坚实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第二,认真学习党史、新
智能这一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理所当然是人 该方式主要体现为旨在约束人工智能引发社会风险 人们对这些伟大人物精神层面敬仰与怀念的目的,进 中国史,坚定“四个自信”。一部党史、新中国史,就是
工智能的利用主体。主体以何种价值取向、价值偏 的相关伦理规范、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当前,国家 而让人们丧失了对党的领袖和英雄所代表的阶级、阶 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不屈不挠、艰苦
好对待人工智能技术,决定着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 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提出人工智能 层、政党的信心。同时,历史虚无主义试图从根本上瓦 斗争的探索史、奋斗史和自身建设史。党史、新中国史
的是福祉还是灾难。因此正确处理人和人工智能的 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该《原则》还需要有效转 解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即马克思主义;否定党领 的这一主线和特点,决定了深化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
矛盾关系,首要的还是要引导人工智能利用主体树 化为能够对人工智能的设计、研发和应用进行有效 导中国革命的方式、选择的道路、实施的政策;质疑党 和教育,其本身就是对历史虚无主义最好的批判,进而
立科学的价值观,形成有利于人类社会和人工智能 规制的方法和政策体系,并将条件成熟的伦理规范 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和现行政策,从而导致人们政治信 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执
健康发展的价值偏好。在人工智能利用主体的庞大 及时转化为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尽管世界各国在 仰坍塌,让人们失去前进方向,失去不断奋斗的动力。 政的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
队伍中,存在着内容各异、形式多样且千变万化的价 人工智能治理上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按照人 二是历史虚无主义极善于寻找契合的时机,从不放弃 坚定“四个自信”,不但能树起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精
值偏好。有的人坚持工具理性主导下的技术至上主 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在不远的将来,一些重要大国的 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和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神支柱,增强我们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义,一切活动以技术进步为判断标准;有的人奉行 人工智能治理机制会很快建构并完善起来,这是人 借社会关注热度的升温,用所谓的“揭秘”“真相”“纪 的力量源泉,还能激活我们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
实用理性主导下的个人利益至上原则,一切活动以 工智能规范、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是国际人 实”等,达到搅乱民心、混淆视听、滋生事变的目的。他 力。第三,树立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
满足个人需要为圭臬;有的人捍卫价值理性指导下 工智能后来者,但与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中国错失 们利用历史虚无主义的陈词滥调,妄图消解中国人民 与历史虚无主义做斗争。历史虚无主义惯用的伎俩就
的社会利益实现原则,以人类福祉、社会发展为指 技术革命机遇不同,中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战略敏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所迸发 是打着学术研究、历史研究的幌子,以所谓的“揭露历
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为此,首先有必要深入研 感性,依托后发优势实现弯道抢跑,在人工智能一些 出来的热情,阻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改革、 史真相”“还原真实历史”为名欺骗世人和社会,其险
究人工智能利用主体的价值偏好、形成原因、主要特 领域中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 创新和发展,进而毁掉中国各族人民的福祉和愿景,因 恶用心早已超出了学术范畴,跳出了学术争鸣的领域。
点和变化轨迹,在此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倡导工具理 国人工智能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开启了中 此,绝不能让历史虚无主义的图谋得逞。 对此,我们不但要主动引导全社会认清历史虚无主义
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正确处理 国人工智能变革与创新的新时代。在人工智能治理 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只有采取长远 的危害,洞察其种种表现,站稳政治立场,更要大力建
好人和人工智能的相互关系。对于人工智能的利用 领域,中国应该利用有利条件,力争成为未来全球人 的、根本性的策略,才能消除其危害。第一,认真开展 设唯物史观理论高地,勇于面对、敢于亮剑,旗帜鲜明
主体而言,尤其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语境下的自我 工智能治理规制的重要设计者、标准的制定者和伦 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真正做到用习近 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剥除其所谓的学术研究外
道德教育、道德修炼、道德净化、道德升华的问题,与 理价值的倡导者,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中国共产 衣,以坚决的斗争、有力的辩驳,有效消除历史虚无主
自身以及他人的思想和行为错误展开坚决的斗争。 慧 , 赢得国际话语权。 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义的影响。
在不断地发现、分析和化解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矛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族谋复兴。只要我们党始终如一地做到了守初心、担 (摘编自 2019 年 11 月 7 日《甘肃日报》,作者系
盾关系中,在人工智能由低到高的不断前行中,与时 责任编辑:李贵文 使命,永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 甘肃省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李贵文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