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2020年党教版07期
P. 21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7




            意见》对健全“三治结合”乡村治
                                                相关链接 1
            理体系作了具体部署。坚持和加
            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总体目标
            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
            策,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                           到 2020 年,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                       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组织为领导的农村

            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                       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村级议事协商
            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                       制度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                          到 2035 年,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显著
            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                       提高,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
            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                       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
            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                       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
            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
            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                    村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三治结                    村治理所担负的职责更为艰巨,要
            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                    合”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了乡村治                     想维护和谐稳定的乡村秩序,引领
            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理资源的统筹利用,是解决乡村所                    乡村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坚持优化
            全感。                                面临的各种现实性问题的根本手                     乡村自治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效
                2019 年,中 央 一 号 文 件《关           段。                                 能。
            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                        自治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客观                       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兜底保障。
            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则对进一步                    规律,是打造高效乡村治理形态的                    在乡村治理实践当中,自治必须要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作出总体安排,                    基础。乡村自治在乡村地区有着                     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德治也必
            并把增强乡村治理能力作为年度                     悠久的发展历史,伴随着乡村的                     须要以法治为蓝本,只有这样才能
            工作重点。总体而言,“三治结合”                   血脉延续,乡村自治也得以逐步                     塑造文明的新乡风。由此可见,在
            乡村治理体系已经具备成熟的实                     升级。长期以来,家庭是乡村基层                   “三治结合”中法治具有基础性兜

            施政策框架。                             社会组成的基本细胞单元,自治作                    底保障作用,是乡村治理的根本依
                                               为一种调节家庭内部矛盾、优化家                    据。现如今,随着乡村转型升级的
                二、“三治结合”是乡村基                   庭事务管理的方式有效推进了乡                     全面推进,利益格局复杂化,不同
            层治理的必由之路                           村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                     社会群体的价值标准与社会心理
                                               的逐步提升,自治的界限范围已经                    都存在显著差异,完全依赖于村民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                  逐步拓展到更为宽广的范畴之上。                    自治势必难以有效均衡社会公众
            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自 198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                 之间的利益矛盾与纠纷。这就需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以来,村                    要充分发挥法治作用,以法律为依
            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乡村地区表                     民自治已经成为我国法律认可的                     据化解社会矛盾,打造公平公正的

            现得尤为突出,传统乡村治理在具                    乡村治理机制。在进入新时代之                     乡村社会环境,维护乡村社会的健
            体治理组合方面较为单一,难以跟                    后,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内部环境与                    康与稳定。此外,乡村治理是一种
            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也无法满足乡                    外部条件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乡                    基于公权力的社会管理行为,涉及
                                                                                                              1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