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理论版12期 印刷版 PDF
P. 32

北疆智库                                                                                                                                                                                                   思想理论版 2021·12



                 模。打造广场文艺会演、群艺大舞台等群众文化品牌,                            补贴政策,探索建立普惠性农牧民补贴长效机制。                                                      内蒙古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研究
                 推动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                                          (五)坚持城乡统筹,引导推动要素向农村牧区流

                     重视传承保护,打造“有灵魂”的新乡村。深入推                          动
                 进移风易俗,消除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加大科学                                 健全人才振兴体系。建立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                                                                                       郭启光

                 文化、卫生健康、家庭理财等宣讲力度,提升农牧民综合                           振兴长效机制,构建本乡、返乡和下乡人才共同支撑格
                 素养。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振兴民间                            局。制定乡土人才技能等级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农

                 优秀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民间艺术,保护好传统村落格                            牧民制度,激发乡土人才潜能。畅通能人回家绿色通道,                                              产业数字化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                            的问题
                 局风貌、空间形态。加大红色文化遗址遗迹、革命遗址                            吸引农村牧区走出去的能人返乡投资兴业。建立柔性                                           合的重要路径。我区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

                 等保护性修缮,继承弘扬革命红色文化。                                  人才流动机制,拓展城镇人才下乡通道。打造一批重点                                          制造、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具备较好基础,为数字                                  我区推进产业数字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
                     激活文化产业,打造“有活力”的新乡村。依托乡                          农牧业企业研究院、农牧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返乡创                                         化转型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立足现有基础进行产                               进地区相比差距依然较大,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亟
                 村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优势,推进特色文化                            业孵化实训基地,在创业培训、融资、财税、用地等方面                                         业数字化转型,对于实现我区“十四五”规划“两个                              待提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

                 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构建具有鲜明区域和民                            给予支持。                                                             基地”建设目标,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                              经济发展白皮书 2021》数据显示,2020 年,我区产
                 族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乡村                                 激活土地要素。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                                       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业数字化规模占 GDP 比重仅为 20%,远低于全国

                 演艺娱乐、民族民间工艺品、民俗文化体验、民族节庆与                           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民承包权的前提下,进一步放                                                                                               31.2% 的平均水平。此外,我区传统特色优势产业
                 特色会展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农业生产、                            活经营权。加快落实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在保障                                                一、内蒙古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基础                                数字化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农牧业数字化
                 农产品加工、农事体验。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                            农民宅基地资格权的基础上,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                                                                                               方面,农畜产品生产、销售、监管过程数字化程度有

                 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文化品牌。                                 屋使用权。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传统产                           待提高,新型数字技术应用范围不够广泛,数字化发
                    (四)聚焦全域性共同富裕要求,补齐农村牧区收                           清单管理,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根                                          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农牧业数字化方面,呼和                               展及关键应用系统建设滞后,行业信息数据化、在线

                 入短板                                                 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                                          浩特市建成“三农三牧”信息平台,98% 的规模化                             化程度不高,数据采集、治理、共享体系不健全。工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在保持主要帮扶政                           多样的供地新方式。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奶牛养殖场实现了智能化饲养。巴彦淖尔市安装                                业数字化方面,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
                 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推动政策重心由解决绝对贫困向                            完善审批实施程序、节余指标调剂及收益分配机制,进                                          3730 套物联网设备打造智能化田园,实现了精准灌                            等优势特色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偏低,物联网、大

                 解决相对贫困转变。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统                            一步支持乡村振兴建设。                                                       溉、施肥和智慧植保。蒙牛集团建成乳业数字化工                               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生产制造、运
                 一明确相对贫困人口认定标准、程序,建立低收入家庭                                 健全高效协同的资金投入体系。进一步完善涉农                                        厂,实现全产业链质量一键追溯。工业数字化方面,                              营管理等各环节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个性化定

                 增收长效机制,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防                            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创新财政支农支牧资金使用方                                          我区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体系,截至 2020 年,建成                           制、柔性化生产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不足,多数企业
                 贫政策、相对贫困区域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型低收入                            式。建立涉农涉牧投融资平台,设立乡村振兴基金,鼓                                          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 1 个、自治区级工业互                             面对数字化转型存在“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

                 群体救助政策等。                                            励、规范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乡村振兴领域。围绕巩固                                          联网平台 10 个,工业企业上云数超 1.3 万户。智能                         等问题。因此,紧扣“两个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我区
                     挖掘农村牧区居民增收潜力。突出抓好家庭农场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乡村振兴                                          制造深入推进,累计建设智能工厂 15 个(其中国家                            产业数字化转型形势紧迫、任务艰巨。

                 和农牧民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完善龙头企业与农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资源                                          级智能工厂 6 个),打造智能车间 36 个。能源行业
                 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广订单合同型、价格保护型、                           倾斜力度。创新农村牧区金融产品,推广活体抵押贷款、                                         数字化方面,我区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打造发、供、用                                  三、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
                 股份合作型、服务协作型等利益联结模式。大力培养新                            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贷款、圈舍抵押贷款等模式。                                            数字化控制系统,建立电力多边交易数字化平台,近                              和对策建议

                 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                                         十年为用电企业降本 300 亿元。
                 社会化服务。加快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                            城乡统筹发展科学研究院)                                                                                                               着眼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我区要紧扣国家重要

                 民变股东,提高农牧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对农牧民直接                                                            责任编辑:高旭天                                二、当前内蒙古产业数字化发展存在                               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朝着
                 30                                                                                                                                                                                                                       31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